寄见心上人(其三)

与世相违久,深居近翠微。

道流参问广,俗客往来稀。

龙入袈裟隐,鹤随金锡飞。

禅龛如许借,吾欲远相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远离尘嚣,深居于自然之中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与世相违久”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疏离,以及对宁静自然环境的向往。接着,“深居近翠微”一句,生动地展现了隐士所处环境的清幽与生机勃勃,翠微象征着山色之美,也暗喻着内心的宁静与高洁。

“道流参问广,俗客往来稀”则进一步说明了这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他与世隔绝,只有道友来访,而俗世之人鲜少打扰。这不仅体现了隐士追求精神层面的自由与纯净,也暗示了他对世俗价值观的超越和对精神境界的执着追求。

“龙入袈裟隐,鹤随金锡飞”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隐士比作龙与鹤,袈裟与金锡分别代表佛教的修行与法器,形象地描绘了隐士在修行中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场景。龙入袈裟隐,意味着隐士在修行中融入自然,与天地万物同呼吸;鹤随金锡飞,则表现了隐士在修行道路上的自由与超脱,如同仙鹤般飞翔于云霄。

最后,“禅龛如许借,吾欲远相依”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这位隐士结伴修行的愿望,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追求的共鸣。整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对自然、精神自由与超脱世俗的向往,以及对心灵深处平静与和谐的追求。

收录诗词(4)

苏天民(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见心上人(其四)

蒲庵龙象士,避世爱山居。

静刻莲花漏,閒看贝叶书。

园葵和露摘,畦药引泉锄。

放旷云霞外,心清乐有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双清秋月

古庙英灵在,神光射九州。

乱山排万叠,一石砥中流。

野水云边寺,夕阳烟外楼。

倚阑时一笑,不见故人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浙江亭

极目钱塘上,千峰列画屏。

雨晴江树碧,潮落海门青。

对景悲王导,移家忆管宁。

临风一惆怅,沽酒慰飘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过廪丘

一叶轻舟稳,飘飘过廪丘。

橹声摇夜月,渔水对残秋。

古迹中都近,风波别路忧。

芦花深处听,款乃几曾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