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生写四子图

客星遥犯洛阳宫,帝座云台路已通。

君自一毛求骏马,我将双眼送归鸿。

青萍交映千秋色,玉树长含万里风。

不是弟兄江海上,谁堪綵笔与争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此诗《董生写四子图》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描绘董生绘制四子图的情景,展现了深厚的艺术情感与哲理思考。

首联“客星遥犯洛阳宫,帝座云台路已通”,以客星侵扰洛阳宫,象征艺术创作的灵感与挑战,同时暗喻董生在艺术道路上的探索与追求。帝座云台则代表了艺术的殿堂与成就,暗示董生的作品有望达到艺术的巅峰。

颔联“君自一毛求骏马,我将双眼送归鸿”,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对艺术创作中细节与整体把握的深刻理解。君自一毛求骏马,比喻艺术家在创作时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我将双眼送归鸿,则象征艺术家在作品完成后对整体效果的审视与释放,体现了艺术创作的完整过程。

颈联“青萍交映千秋色,玉树长含万里风”,描绘了作品的色彩与意境之美。青萍交映,象征作品中色彩的和谐与丰富;玉树长含,寓意作品蕴含深远的意境与情感,如同万里之风吹拂,给人以无限遐想。

尾联“不是弟兄江海上,谁堪綵笔与争雄”,表达了对董生艺术才华的高度赞赏与肯定。非亲兄弟却能在艺术的江海中并肩前行,共同争雄,强调了董生在艺术领域的卓越地位与影响力。

整首诗通过对董生艺术创作过程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视角与深厚的艺术造诣,同时也传达了对艺术追求与创作精神的赞美与推崇。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九里松图为马侍御作(其一)

三天嘉树俨成行,下接枌榆即故乡。

远势不随双涧尽,层阴并落二峰长。

叶栖金掌仙人露,干挺乌台御史霜。

孔雀东飞烦再顾,欲从威凤托清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九里松图为马侍御作(其二)

武林佳气日萧萧,夹道长松入望遥。

黛色总疑天目雨,寒声不辨浙江潮。

含凄风自枯鳞起,倒影云随偃盖飘。

非值有心同竹箭,悬萝争敢附高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赠李封君兼讯长君进士

五陵群少各贤豪,客有能诗调独高。

受业不随秦博士,为文无害汉功曹。

十年我辈惭龙卧,万里君家起凤毛。

江左衣冠堪此地,美名如昨照同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高光州孤山精舍

白云不散一山孤,地主人称楚大夫。

老作西陵诗社长,可携南部酒家胡。

囊馀太古双龙剑,壁有行春五马图。

汝颍过逢遗事在,高阳似此聚星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