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黄榆马陵诸山是太行绝顶处(其一)

太行山色倚㠝岏,绝顶清秋万里看。

地坼黄河趋碣石,天回紫塞抱长安。

悲风大壑飞流折,白日千厓落木寒。

向夕振衣来朔雨,关门萧瑟罢凭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太行山绝顶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情感。首联“太行山色倚㠝岏,绝顶清秋万里看”,以“㠝岏”形容山势之高峻,展现出站在绝顶俯瞰万里的开阔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颔联“地坼黄河趋碣石,天回紫塞抱长安”,运用对比手法,将黄河奔腾的气势与紫塞环绕长安的雄伟景象相结合,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同时也暗含历史的沧桑感。

颈联“悲风大壑飞流折,白日千厓落木寒”,通过“悲风”、“大壑”、“飞流”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山川肃穆的画面,既有自然界的壮美,也蕴含着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尾联“向夕振衣来朔雨,关门萧瑟罢凭栏”,以傍晚时分的细雨和关闭的城门作为收束,不仅渲染了凄凉的氛围,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留恋与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太行山绝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宏大的自然景观与深邃的人文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登黄榆马陵诸山是太行绝顶处(其二)

西岭秋高大陆前,马陵寒影踏遥天。

群峰不断浮云色,绝嶂长留落日悬。

地险关门衔急峡,山奇削壁挂飞泉。

何人更遇青泥饭,有客空歌白石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登黄榆马陵诸山是太行绝顶处(其三)

西来山色照邢襄,北走并州拥大荒。

巨麓秋阴沙渺渺,石门寒气雨苍苍。

天边睥睨悬句注,树杪飞流挂浊漳。

摇落故人堪极目,朔风千里白云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登黄榆马陵诸山是太行绝顶处(其四)

千峰郡閤望嵯峨,此日褰帷按塞过。

落木悲风鸿雁下,白云秋色太行多。

山连大陆蟠三晋,水划中原散九河。

回首蓟门高杀气,羽林诸将在横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荅元美病中见寄并示吴舍人

短发青春照浊醪,因君忽忆广陵涛。

露华遥对金茎渴,秋色惊看玉树高。

伏枕风尘双白眼,缄书湖海一绨袍。

何人更为怜同病,楚客参差长凤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