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元美病中见寄并示吴舍人

短发青春照浊醪,因君忽忆广陵涛。

露华遥对金茎渴,秋色惊看玉树高。

伏枕风尘双白眼,缄书湖海一绨袍。

何人更为怜同病,楚客参差长凤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答元美病中见寄并示吴舍人》。诗中以“短发青春照浊醪”开篇,描绘了诗人病中独饮的情景,以酒喻人生百态,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生活的无奈与自嘲。接下来的“因君忽忆广陵涛”,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广陵涛象征着友情的深厚与广阔。

“露华遥对金茎渴,秋色惊看玉树高”两句,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露华、金茎、秋色、玉树,这些意象既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之美,也暗含了诗人对岁月流转、人生变迁的深沉思考。

“伏枕风尘双白眼,缄书湖海一绨袍”则是对诗人自身境遇的写照,白眼形容其饱经风霜,而“湖海一绨袍”则暗示了他虽身处困境,但依然保持着对自由和远方的向往。

最后,“何人更为怜同病,楚客参差长凤毛”表达了诗人对于知音难觅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希望的期待。楚客,古代楚地的游子,这里借指诗人自己;凤毛,比喻杰出的人才,此处可能寄托了诗人对于能够找到理解自己、欣赏自己处境的知音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面对疾病、孤独与世事无常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友情、自由和未来的深切思考。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早春寄元美

蓟门霜雪意何如,回首风尘见索居。

病后五陵春草色,愁中三辅使君书。

时名转忆潘生拙,世事能令阮藉疏。

最好拂衣江海上,故园戎马重踌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登邢台

郡斋西北有邢台,落日登临醉眼开。

春树万家漳水上,白云千载太行来。

孤城自老风尘色,傲吏终惭岳牧才。

便觉旧游非浪迹,至今鸿雁蓟门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赵州道中忆殿卿

忆尔䄡帷出牧年,风尘谁识使君贤。

政成神雀犹堪下,兴尽冥鸿遂杳然。

树色远浮疏雨外,人家忽断夕阳前。

重来此地逢寒食,何处看春不可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真定邸中重忆殿卿

客舍题诗日已曛,当时此地重离群。

青樽夜倒滹沱月,紫马秋嘶大陆云。

春色那堪愁里望,缄书何意病中闻。

依然趋府诸年少,不见风流许使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