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弟左国玉挽歌

滔滔水东逝,靡靡日西驰。

日驰虽更晨,水逝无还期。

清醑满华尊,鸣琴在旁兹。

门堂不改故,若人竟何之。

天枉独兼今,凝澄究若斯。

二纪罔自保,千秋宁讵知。

情恸道与结,感往志弥悲。

皇皇徂暑月,捐我就郊岐。

故筑即新坟,广路席前基。

狐兔夕向啼,芳麻延碧滋。

解铗心巳许,回辕痛岂欺。

永测游魂理,徒此眩盈亏。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李梦阳为内弟左国玉所作的挽歌,表达了对逝者深深的哀悼和对生命的感慨。诗中以滔滔江水和日暮西驰的景象开篇,象征着生命的流逝和无法挽回,流露出对时光荏苒的无奈。诗人通过“清醑”、“鸣琴”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氛围,暗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接着,诗人感叹世事变迁,“门堂不改故,若人竟何之”,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对未知未来的迷茫。他进一步抒发情感,认为人生短暂,难以长久保全,未来千秋也无法预知,充满了悲凉之情。

“情恸道与结,感往志弥悲”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对过去的回忆更加深了哀伤。夏日匆匆离去,诗人选择告别尘世,将故人安葬在郊外,周围环境的描写如“狐兔夕向啼,芳麻延碧滋”,增添了荒凉与哀愁。

最后,诗人决定放下,但内心深处的痛苦无法欺骗自己,只能长久地思考生死的道理,感叹人生的无常和虚幻。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充分展现了李梦阳诗歌的哀婉风格。

收录诗词(2163)

李梦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 字:献吉
  • 号:空同
  •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 生卒年:1472-1530

相关古诗词

改营外舅大夫园域

贵贱无二死,贤愚同一丘。

明公昔谢世,迹骇理夷犹。

夷犹及兹年,墓木拱巳稠。

志决物可赞,运旋情更酬。

悽悽临圹穴,崩迫览阴幽。

昔为美丈夫,今与腐者俦。

枯骨蔓草缠,剑佩攒蚍蜉。

痛沉秪愈迷,神期竟何游。

名崇寿罔积,露陨蕙先秋。

芳尘满华屋,故马咆行辀。

改园仅逾阡,穿地即我谋。

方期枌槚成,庶纡生者忧。

为惟国士遇,因恸遂成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熊御史卓墓感述

幽幽山下江,峨峨山上松。

累累松下墓,瑟瑟松上风。

慨昔与君游,并游京华中。

峨冠省台内,鸣銮趋步同。

中更叹莫偕,永逝当何逢。

绝弦巳易惨,挂剑今谁从。

驾舟乱回洋,展墓临高崇。

浮云骇南流,顾望摧我衷。

德音既长巳,情感胡由通。

秪馀泣麟意,悲歌伤命穷。

形式: 古风

徐子墓

晨兴驾我车,行行造古墓。

墓门一何寥,踟蹰久延顾。

白阡修且直,青松夹中路。

借言葬者谁,汉时徐孺子。

麟出谅不偶,龙潜竟何以。

峨峨东都会,蔼蔼青云士。

一鸣争及时,迈迹歆先轨。

冠盖纷若云,车马阗京里。

鸣玉气自振,排闼情难已。

鸿钟有竞动,大策无停纪。

斯人独岑寂,哀叹劳心理。

形式: 古风

温太真墓

双鹅谶妖端,一马前休兆。

中原既板荡,臣主周奔峭。

长蛇恣吞噬,白日掩孤曜。

心违祖逖楫,事踬扶风啸。

康屯见斯人,辱巳存机要。

建侯竟谁功,江介无飞旐。

勋成身乃殂,天逝徒心悼。

侧惟盈缩理,虚咎燃犀照。

遗坟阚清千,古树寒新庙。

来阡莽回郁,弭节纷延眺。

载瞻徐墓迩,益壮风流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