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元日客宁都

离愁晚如织,托酒与消磨。

奈何酒薄愁重,越醉越愁多。

忍对碧天好夜,皓月流光无际,光影转庭柯。

有恨空垂泪,无语但悲歌。因凝想,从别后,蹙双蛾。

春来底事,孤负紫袖与红靴。

速整雕鞍归去,著意浅斟低唱,细看小婆娑。

万蕊千花里,一任玉颜酡。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歌]韵

翻译

夜晚的离愁如同织锦般密布,只能借酒来消解。
然而酒力薄弱愁情深重,越喝醉愁绪反而越多。
我忍心面对这美好的星空夜晚,明亮的月光无边无际,光影在庭院中摇曳。
满心遗憾只能默默流泪,无言之中唯有悲歌。思绪凝结,忆起分别后,眉头紧锁。
春天来临,为何辜负了她那紫色衣袖和红色鞋子的期待。
赶紧整理马鞍回家,刻意放慢饮酒唱歌,细细品味她的娇俏舞姿。
在万花丛中,任由她脸颊微红,醉态可掬。

注释

离愁:深深的忧愁。
织:像织布一样密集。
托酒:借酒。
消磨:消解。
奈何:无奈。
薄:弱。
越醉:越喝。
忍对:忍心面对。
碧天:青天。
庭柯:庭院中的树木。
孤负:辜负。
紫袖:紫色衣袖。
红靴:红色鞋子。
雕鞍:装饰华丽的马鞍。
浅斟:慢慢饮酒。
婆娑:轻盈的舞姿。
玉颜:美丽的容颜。
酡:微醉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名为《水调歌头·元日客宁都》,是宋代词人赵长卿的作品。虽然题目中提到了“元日”和“客宁都”,但给出的诗句并未直接描绘节日或旅途情景,而是聚焦于离愁别绪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离愁晚如织",以比喻手法描绘了愁绪之深重,如同夜晚的丝线密布,难以排解。接着,“托酒与消磨”表达了借酒浇愁的无奈,然而“酒薄愁重”,暗示愁情远胜过杯中的酒力,越喝反而愁绪更甚。

“忍对碧天好夜,皓月流光无际”描绘了清冷的夜空,诗人不愿面对这美好的夜晚,因为月光下的孤独感更为强烈。“光影转庭柯”则通过庭前树影的移动,暗示时间流逝,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下片转入更深的内心世界,“有恨空垂泪,无语但悲歌”直接表达了满腔愁苦只能默默流泪和无声歌唱。随后,“春来底事,孤负紫袖与红靴”借春天的到来,惋惜自己辜负了佳人的期待,未能陪伴在她身边。

最后,“速整雕鞍归去”表达了想要尽快结束离别,回归的决心,但又在“细看小婆娑”的细节中流露出不舍之情。结尾“万蕊千花里,一任玉颜酡”描绘出繁花盛开的场景,以美景衬托出词人内心的矛盾和对佳人的深深思念,直至醉酒面红。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词人深沉的离愁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远方佳人的深深挂念。

收录诗词(333)

赵长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著名词人。宋宗室,居南丰。生平事迹不详,曾赴漕试,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从作品中可知他少时孤洁,厌恶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辞帝京,纵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乡邻,常作词呈乡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库提要》云:“长卿恬于仕进,觞咏自娱,随意成吟,多得淡远萧疏之致。”

  • 号:仙源居士
  • 籍贯:江西南丰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中秋

今夕知何夕,秋色正平分。

嫦娥此际,底事越样好精神。

已是天高气肃,那更清风洒洒,万里没纤云。

把酒临风饮,酒面起红鳞。歌一曲,舞一曲,捧金樽。

从他妄想,老兔憔悴正纷纷。

我为桂花拚醉,明日扶头不起,颠倒白纶巾。

天若知人意,夜雨莫倾盆。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遣怀

贪痴无了日,人事没休期。

白驹过隙,百岁能得几多时。

自古腰金结绶,著意经营辛苦,回首不胜悲。

名未能安稳,身已至倾危。空剜刻,休巧诈,莫心欺。

须知天定,只见高冢与新碑。

我已从头识破,赢得当歌临酒,欢笑且随宜。

较甚荣和辱,争甚是和非。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赏月

把酒相劳苦,月色耀天章。

冰轮碾破寒碧,飞入酒樽凉。

击节词人妙句,吸此清辉万丈,肺腑亦生光。

揽袂欲仙举,逸兴共天长。日边客,幕中俊,坐间狂。

浩歌清啸,恍然云海渺茫茫。

唤醒谪仙苏二,何事常愁客少,更恐被云妨。

月与人长好,广大醉为乡。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阳]韵

长相思.春浓

花飞飞。柳依依。帘卷东风日正迟。社前双燕归。

药栏东,药栏西。记得当时素手携。弯弯月似眉。

形式: 词牌: 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