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陶渊明诗述怀七首(其四)

牛刀试小邑,匆匆赋归来。

风波竞违已,何惜饥冻怀。

运命逢奇坎,攸往谅必乖。

一稔且难获,安能际盐梅。

文王久不作,后车愿已灰。

甘心以空瞑,千金捐草莱。

天道谓之何,无聊良可哀。

拭袂沾麒麟,虚尔王佐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省曾对陶渊明诗歌的感慨与反思。诗中充满了对陶渊明生活选择和人生哲学的深沉思考。

首句“牛刀试小邑,匆匆赋归来”,描绘了陶渊明辞官归隐的情景,用“牛刀”比喻其才华,暗示他虽有大才却选择了小邑生活,匆匆间便归隐田园,表达了对陶渊明生活态度的赞赏。

接着,“风波竞违已,何惜饥冻怀”,通过对比外界的风浪与个人的坚守,强调了陶渊明不为外物所动的决心,即使面临生活的困苦也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运命逢奇坎,攸往谅必乖”,进一步阐述了陶渊明面对命运的坎坷,依然坚持自我,不违背内心的信念,即使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也无怨无悔。

“一稔且难获,安能际盐梅”,指出即便一年的收成难以获得,陶渊明也未曾试图借助权贵(盐梅象征权势),而是坚守清贫的生活,表达了对陶渊明淡泊名利、自给自足生活方式的钦佩。

“文王久不作,后车愿已灰”,将自己与文王相比,表达了对陶渊明未能在乱世中施展抱负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无奈。

“甘心以空瞑,千金捐草莱”,表明陶渊明愿意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放弃一切世俗的追求,回归自然,表达了对陶渊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敬仰。

“天道谓之何,无聊良可哀”,对陶渊明的人生哲学提出疑问,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以及对陶渊明在世时可能感到的孤独与无奈的同情。

“拭袂沾麒麟,虚尔王佐才”,最后两句表达了对陶渊明才能未被充分施展的惋惜,同时对他以诗文留名青史的肯定,认为他的才华虽然未能在政治上发挥作用,但在文学领域留下了不朽的贡献。

整首诗通过对陶渊明生平和作品的深刻解读,展现了黄省曾对陶渊明人生选择和精神境界的高度认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956)

黄省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陶渊明诗述怀七首(其五)

忧来不能御,虚罍竭所斟。

临轩把遗篇,陶陶畅远襟。

有吐悉高度,何谣非素心。

茅斋一再咏,清风生我林。

但恨无绿酒,遂以写雕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读陶渊明诗述怀七首(其六)

茫茫大宇内,幽怀罕所同。

求之竹帛间,赖有浔阳翁。

翳宅惟蓬蒿,挂壁仅丝桐。

举火虽常乏,君子固其穷。

丈夫苟不遇,蓬累播贞风。

岂以六尺躯,贫贱顾忧冲。

龙德但无瑕,朝闻夕可终。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读陶渊明诗述怀七首(其七)

陋巷绝投赠,朱门多馈遗。

轩冕世所隆,圣贤久相嗤。

渊明受饥迫,出门无所之。

嗟彼恶木阴,宁足荫其躯。

漂母者何人,殷勤在瑶词。

黄金等山岳,临没谁当持。

岂若兹主人,炳有千秋垂。

形式: 古风

临病咏怀九首(其一)

相彼同生人,时芳共俄倾。

荣枯虽不齐,均此素秋殒。

贵贱何必殊,执之无留影。

所以达观流,彭殇归一轸。

骄人何好好,风波冒挥骋。

金玉靡有厌,冥酣溺无醒。

大期一朝来,何炎不销烬。

祸生自为胎,颓名谁与拯。

所贵素心者,逍遥寄肱枕。

旦夕无怔营,安安卧林境。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