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思回文

箫声几度暗伤情,岫出飞云晓日晴。

寥静深闺窗弄月,妒娇花圃竹敲筝。

桥高泛水流声急,夜寂寒蝉噪语轻。

遥寄乡书传去雁,销魂拂柳对啼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闺思回文》由明代女诗人蔡平娘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闺中女子的思绪与情感。诗中运用了回文的技巧,即正读反读皆成诗,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首句“箫声几度暗伤情”,以箫声起兴,暗示着女子内心的哀愁与思念,箫声在寂静的夜晚里回荡,触动了她的心弦,引发无尽的感伤。接下来,“岫出飞云晓日晴”描绘了一幅清晨山间云雾缭绕、阳光明媚的画面,与前句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女子内心世界的复杂与多变。

“寥静深闺窗弄月”一句,将画面拉近至闺房之内,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室内,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女子的孤独与寂寞。“妒娇花圃竹敲筝”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花、竹、筝赋予情感,表现了女子内心的敏感与细腻,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桥高泛水流声急,夜寂寒蝉噪语轻”两句,将视角转向室外,高桥上流水潺潺,夜晚的寂静中寒蝉低鸣,这些自然景象不仅丰富了画面,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加深了女子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最后,“遥寄乡书传去雁,销魂拂柳对啼莺”表达了女子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通过寄书给远方的亲人,寄托了她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同时,面对柳树下啼叫的黄莺,她似乎找到了一丝慰藉,但这份慰藉中也蕴含着淡淡的哀愁,因为黄莺的啼叫总是伴随着离别的意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

蔡平娘(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花田偶赋

美人重忆粤江前,草色虫声思暗然。

玉匣已凋宫井冷,土墙仍在野狐眠。

一尊浊酒愁中醉,几曲清歌梦里传。

最惜芳魂千载后,姓名依旧在花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寒食郊行

郊原极目影苍苍,二月和风拂野塘。

虾菜船归争市闹,鸡豚社起赛神忙。

墙低柳叶偷双眼,巷曲桃花露半妆。

荒冢累累无姓氏,断魂荒草夕阳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菜花

簇簇花开麦陇西,遥看黄绢晒鹅溪。

饶他不惜金铺地,未买诗人一品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梦听司马长卿鼓琴

梦中形影自沉沉,恍到临邛秋已深。

不见文君仍卖酒,但看司马独弹琴。

千金曾作当年赋,一曲犹存此日心。

月落乌啼天欲曙,教人空忆白头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