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侍郎示东府新居诗因而和酬二首(其一)

得贤方慕北山莱,赤白中天二府开。

功谢萧规惭汉第,恩从隗始诧燕台。

曾留上主经过迹,更费高人赋咏才。

自古落成须善颂,扫除东阁望公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得到贤能才向往北山的隐逸生活,朝廷中央两大机构开始选拔英才。
功劳虽大却不敢与萧何相比,感到羞愧只能在燕台感叹。
曾经有皇上亲临的痕迹留存,又耗费了高人赞美诗篇的才情。
自古以来,新建筑落成都期待佳作赞颂,清扫东阁静候您的光临。

注释

得贤:得到贤能的人。
北山莱:隐居的贤者。
赤白:朝廷中央。
二府:指尚书省和门下省。
功谢:功劳逊于。
萧规:萧何制定的法规。
惭汉第:感到羞愧不如汉代的功臣。
恩从隗始:恩惠如同隗嚣的开端。
诧燕台:惊叹于燕地。
上主:皇上。
经过迹:皇上的足迹。
赋咏才:赞美诗人的才华。
落成:新建工程完成。
善颂:美好的赞歌。
东阁:古代官署,此处指迎接贵宾的地方。
公:尊称,指来访的贵客。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新居环境、表达对贤士的渴望与赞美之情的诗篇。开头两句“得贤方慕北山莱,赤白中天二府开”通过设想一个理想中的居所——北山莱,来表达对贤能之人的向往,同时也描绘了这个新居环境的宏伟与壮丽。

接下来的“功谢萧规惭汉第,恩从隽始诧燕台”则是诗人提及历史上的功臣,如萧何、曹参等,在赞美他们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自身所处环境的不自满,以及对更高境界的向往。

“曾留上主经过迹,更费高人赋咏才”中的“上主”可能指的是君主或帝王,诗人通过提及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再次强调了自己对于才能和贤能的追求,同时也透露出对自身文学才华的自信。

最后,“自古落成须善颂,扫除东阁望公来”则是表达了一种期待,一旦新居建成,就应歌颂其美,而“扫除东阁望公来”更显得出一种对贤士到来的期盼和准备。

整首诗通过描绘环境、历史回顾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新居的期待,以及对人才的渴求和尊重。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张剑州至剑一日以亲忧罢

客舍飞尘尚满鞯,却寻东路想茫然。

白头反哺秦乌侧,流血思归蜀鸟前。

今日相逢知怅望,几时能到与留连。

行看万里云西去,倚马春风不忍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怀古二首(其二)

长者一床室,先生三径园。

非无饭满钵,亦有酒盈樽。

不起华边坐,常开柳际门。

漫知谈实相,欲辩已忘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怀古二首(其一)

日密畏前境,渊明欣故园。

那知饭不赐,所喜菊犹存。

亦有床座好,但无车马喧。

谁为吾侍者,稚子候柴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怀吴显道

南郭红亭冷,西山白道曛。

江光凌翠气,洲色乱黄云。

岁暮谁邀客,情亲故忆君。

天涯独惆怅,归鸟黑纷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