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剑州至剑一日以亲忧罢

客舍飞尘尚满鞯,却寻东路想茫然。

白头反哺秦乌侧,流血思归蜀鸟前。

今日相逢知怅望,几时能到与留连。

行看万里云西去,倚马春风不忍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旅馆外灰尘还未清理干净,我转向东方,心中一片迷茫。
年迈的我像乌鸦反哺般照顾着故乡,想起流血受伤的蜀鸟渴望回归。
今日相遇,心中充满惆怅和期盼,不知何时才能抵达并长久停留。
看着万里云彩向西飘去,我在春风中驻足,不忍心催促前行。

注释

客舍:旅馆。
飞尘:飞扬的尘土。
尚:还。
满鞯:满布马鞍。
却:反而。
东路:东方的道路。
想茫然:思绪茫然。
白头:年老。
反哺:像乌鸦一样喂养幼鸟。
秦乌侧:指故乡。
流血思归:受伤而思念归乡。
今日:今天。
相逢:相遇。
怅望:惆怅地望着。
能到:能够到达。
与留连:并停留。
行看:行走间看。
万里云:遥远的云彩。
倚马:骑在马上。
春风:春风中。
不忍鞭:不忍心催促。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和旅途中的孤独寂寞。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哀伤之情。

"客舍飞尘尚满鞴,却寻东路想茫然。"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异乡作客的情景,客舍中的尘土和鞴带上积累的尘埃象征着旅途的孤独与漫长,而心中则是对远方故土的无尽思念。

"白头反哺秦乌侧,流血思归蜀鸟前。" 这两句通过自然景物形象传达了诗人的乡愁。白发老人在树下哺乳小鸟(反哺即指老鹰哺育雏鸟),流血的蜀鸟则是对家国的深切思念。

"今日相逢知怅望,几时能到与留连。"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旅途中偶遇之人的相见离别之情。怅望之心难以言表,期盼能够尽快回到心灵的栖息地,与亲朋好友重逢。

"行看万里云西去,倚马春风不忍鞭。"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望着远方的云海,不禁停下手中的鞭子,沉浸于春日和风的温柔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深切的乡愁与对故土的无尽思念。王安石以其独特的文学才华,将这种情感在诗歌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怀古二首(其二)

长者一床室,先生三径园。

非无饭满钵,亦有酒盈樽。

不起华边坐,常开柳际门。

漫知谈实相,欲辩已忘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怀古二首(其一)

日密畏前境,渊明欣故园。

那知饭不赐,所喜菊犹存。

亦有床座好,但无车马喧。

谁为吾侍者,稚子候柴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怀吴显道

南郭红亭冷,西山白道曛。

江光凌翠气,洲色乱黄云。

岁暮谁邀客,情亲故忆君。

天涯独惆怅,归鸟黑纷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怀舒州山水呈昌叔

山下飞鸣黄栗留,溪边饮啄白符鸠。

不知此地从君处,亦有他人继我不。

尘土生涯休荡涤,风波时事只飘浮。

相看发秃无归计,一梦东南即自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