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雅乐歌五首(其五)宴酒篇

记称成礼,诗咏饱德。卜昼有典,厌夜不忒。

彝酒作民,乐饮亏则。腐腹遗丧,濡首亡国。

哲彼六马,去兹三惑。占言孔昭,以求温克。

形式: 四言诗 押[职]韵

鉴赏

这首诗《宴酒篇》出自南北朝时期张率所作的《梁雅乐歌五首》之一,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对饮酒礼仪与道德修养的深刻思考。

“记称成礼,诗咏饱德”,开篇即强调了礼仪与诗歌在表达道德品质中的重要性,通过“记称”与“诗咏”来纪念和颂扬那些遵循礼仪、饱含美德的人。

“卜昼有典,厌夜不忒”,进一步阐述了时间选择的重要性,白天是进行仪式与活动的最佳时间,而夜晚则应避免过于频繁或不当的行为,体现了古人对时间的尊重与利用。

“彝酒作民,乐饮亏则”,提到彝酒(古代盛酒器)作为民众欢聚的媒介,但饮酒应适度,不可过度,否则会带来负面后果,警示人们要节制。

“腐腹遗丧,濡首亡国”,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过度饮酒可能导致的个人悲剧乃至国家灭亡的严重后果,强调了道德与节制的重要性。

“哲彼六马,去兹三惑”,通过“六马”(古代贵族出行时的六匹马拉车)象征着高尚的品德与智慧,与之相对的是“三惑”(可能指贪欲、愚昧、放纵等),表达了追求高尚品德、远离低俗诱惑的主题。

“占言孔昭,以求温克”,最后两句总结全文,指出通过观察和学习,可以明辨是非,从而达到温文尔雅、克制自我的境界,强调了道德修养和个人行为规范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礼仪、道德与节制的重视,还蕴含了对个人修养与社会和谐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

收录诗词(29)

张率(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张瑰子。能诗文。年十二,日作诗或赋一篇,至年十六,积二千余首。齐明帝建武三年,举秀才,除太子舍人。为沈约所称,与任昉友善。梁武帝天监初,为司徒谢朏掾,直文德待诏省。奉命抄乙部书,撰古妇人事送后宫。作《待诏赋》奏之,甚见称赏。迁秘书丞,后入寿光省,修丙丁部书抄。累官黄门侍郎,新安太守。有《文衡》等,皆佚

  • 字:士简
  • 籍贯:南朝梁吴郡吴
  • 生卒年:475—527

相关古诗词

梁鞞舞歌三首(其一)明之君

赫矣明之君,我皇迈前古。

机灵通日月,圣敬缔区宇。

淮海无横波,文轨同一土。

乐哉太平世,当歌复当舞。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梁鞞舞歌三首(其二)明主曲

圣主应图箓,天下咸所归。

端扆临赤县,宸居法紫微。

遐方奉正朔,外户辟重扉。

我君延万寿,福祚长巍巍。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梁鞞舞歌三首(其三)明君曲

明君班五瑞,就日朝百王。

充庭植鹭羽,钧天奏清商。

本支同中岳,良臣安四方。

盛明普日月,兆民乐未央。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谶诗

乐哉三十馀,悲哉五十里。

但看八十三,子地妖灾起。

佞臣作欺妄,贼臣灭君子。

若不信吾言,龙时侯贼起。

且至马中间,衔悲不见喜。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