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鱼呈刘河泊(其四)

河官顿顿食鱼羹,不待侯门有铗声。

老子平生藜藿口,狂来犹欲脍长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员刘河泊的日常生活,通过"河官顿顿食鱼羹",我们可以想象他作为地方官员可能生活简朴,每日饮食以鱼羹为主。诗人以轻松的口吻提及,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刘河泊并未表现出对富贵生活的渴望,"不待侯门有铗声",意味着他并不期待像古代剑客那样因贫困而发出求仕的哀鸣。

接着,诗人以"老子平生藜藿口"自比,表明自己一生习惯于粗茶淡饭,即使偶尔"狂来犹欲脍长鲸",也流露出一种豪放不羁的性格,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大鱼(象征着高位或丰盛)的戏谑态度。整体上,这是一首寓言式的小诗,赞美了刘河泊淡泊名利的品质,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自己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525)

蓝仁(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 籍贯: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
  • 生卒年:1315-?

相关古诗词

寄苏明远(其一)

写得冰绡带晚霞,归来卷赠一枝斜。

摩挲老眼看春色,却讶墙头出杏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寄苏明远(其二)

笔下秋光最好看,相思千里寄来难。

白头已入庐山社,犹忆东篱月影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寄苏明远(其三)

稚子牵牛似挽车,微风落日笛呜呜。

故人久识柴门处,为作蓝原野牧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寄苏明远(其四)

钓船移向夕阳边,春水桃花绿满川。

一曲渔歌聊自乐,晚风休为世人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