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其三)

寻胜去。湖色净涵疏树。欸乃一声何处起。

风铃相应语。目断遥林修渚。画出江南烟雨。

山水照人人楚楚。锦肠生秀句。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色的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

“寻胜去。湖色净涵疏树。”这里,“寻胜”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而“湖色净涵疏树”则营造出一片宁静清新的水乡画卷,湖水如镜,映照着疏朗的树木。

“欸乃一声何处起。”这句话通过对鸟鸣声音的描绘,增添了一份生动感,似乎读者也能随之聆听到那隐约而来的啁啾之声。

“风铃相应语。”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的声音与物象联系起来,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中的一种和谐共鸣。

“目断遥林修渚。”这里,“目断”表现了视线被遥远的林木所阻断,增添了一份深远和神秘,而“修渚”则是对山川形态的细腻描绘。

“画出江南烟雨。”诗人以“画出”二字,将江南特有的烟雨之景勾勒而出,这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意境的营造。

“山水照人人楚楚。”此句中,“山水照”表明了自然景物对人的心灵所带来的净化和启迪,而“人人楚楚”则传达了一种普遍的情感共鸣,即每个人在面对这般美景时都会产生相同的感受。

“锦肠生秀句。”诗人以“锦肠”比喻自己心中的辞藻,通过“生秀句”表明了这些美好的自然景象激发了他丰富的创作灵感和才华。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写,更透露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收录诗词(50)

沈端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谒金门(其一)

真个忆。花下雨声初息。猛记乌衣曾旧识。

丁宁教去觅。春半峭寒犹力。泪滴两襟成迹。

独倚危阑清昼寂。草长流翠碧。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喜迁莺

暮云千里。正小雨乍晴,霜风初起。

芦荻江边,月昏人静,独自小船儿里。

消魂几声新雁,合造愁人天气。

怎奈何,少年时光景,一成抛弃。

回首空肠断,尺素未传,应是无双鲤。

闷酒孤斟,半醺还醒,乾净不如不醉。

有得恁多烦恼,直是没些如意。

受尽也,待今回厮见,从头说似。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喜迁莺

冰池轻皱。喜寒律乍回,微阳初透。

岁晚云黄,日晴烟暖,昼刻暗添宫漏。

山色岸容都变,春意欲传官柳。

最好处,正酥融粉薄,一枝梅瘦。

行乐,春渐近,景胜欢长,幼眇丝簧奏。

鸣玉鹓行,退朝花院,犹有御香沾袖。

试问西邻虽富,何似东皋依旧。

趁未老,便优游林壑,围棋把酒。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朝中措

天遥野阔雁书空。山远暮云中。

目断江南烟雨,□□敧枕春风。

功名富贵,何须计较,烟际疏钟。

解道浅妆浓抹,从来惟有坡翁。

形式: 词牌: 朝中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