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章八元秀才擢第往上都应制

决胜文场战已酣,行应辟命复才堪。

旅食不辞游阙下,春衣未换报江南。

天边宿鸟生归思,关外晴山满夕岚。

立马欲从何处别,都门杨柳正毵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翻译

在文坛的比拼已经十分激烈,我展现出才华足以应对任命。
漂泊在外不辞辛劳游走于京城,春天的衣物还未换下就报答了江南的期待。
遥望天边归巢的鸟儿勾起思乡之情,关外晴朗的山峦在傍晚弥漫着青岚。
此刻我勒马想要与谁告别,都城的大门旁杨柳树正茂密如毵毵细毛。

注释

决胜:在竞争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文场:指文人墨客比试才华的场所。
行应辟命:接受征召,准备出仕。
复才堪:再次证明自己的才能足以胜任。
旅食:在外地谋生。
游阙下:游历京城,此处指在京城求取功名。
春衣:春天穿的衣服。
报江南:回报江南的故乡或亲友。
天边宿鸟:天边归巢的鸟,象征思乡之情。
夕岚:傍晚山间的雾气。
立马欲从何处别:骑马停立,不知该与谁告别。
都门:京都的大门。
毵毵:形容柳树细长的枝条繁密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名为《送章八元秀才擢第往上都应制》。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在为一位叫做章八元的秀才送行,这位秀才刚刚考取功名,将要前往长安(即“上都”)参加更高级别的文官选拔考试。

首句“决胜文场战已酣”,意味着在文学和学术的竞技场合,章八元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场“战斗”是激烈而愉悦的。紧接着,“行应辟命复才堪”,表明章八元即将接受朝廷的命令,再次展现他的才能,这是一种对其未来的美好预期。

第三句“旅食不辞游阙下”描绘了诗人送别时的情景,尽管是在外地作客,但仍然愿意陪同章八元游览皇宫附近的地方。随后的“春衣未换报江南”,则表达了即将分别的情感,章八元还来不及改变他那春天的衣着,就要返回江南故乡,这里蕴含着对离别和归途的思念。

接下来的两句,“天边宿鸟生归思,关外晴山满夕岚”写出了诗人送行时的心境。夜晚时分,栖息在天边的鸟儿也产生了归巢之情,而远处的关隘旁边,那晴朗的山峦在傍晚的余晖中充满了一种淡蓝色的迷茫,这是对章八元离别之际的心境的一种比喻,表达出一种难以言说的思念和不舍。

最后两句“立马欲从何处别,都门杨柳正毵毵”,诗人站在马前,想要在哪个地方与章八元告别,而都城的门前,杨柳正值盛时,带着柔软而繁密的枝叶,这是对即将到来的离别的一种美好设想,也是在表达一种依依不舍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人情世态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对于友人的离别之悲,以及对其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送榆次林明府

无嗟千里远,亦是宰王畿。

策马雨中去,逢人关外稀。

邑传榆石在,路绕晋山微。

别思方萧索,新秋一叶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槐广落第归扬州

下第常称屈,少年心独轻。

拜亲归海畔,似舅得诗名。

晚对青山别,遥寻芳草行。

还期应不远,寒露湿芜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颜司议使蜀访图书

轺驾一封急,蜀门千岭曛。

讵分江转字,但见路缘云。

山馆夜听雨,秋猿独叫群。

无为久留滞,圣主待遗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送黎六郎赴阳翟少府

试吏向嵩阳,春山踯躅芳。

腰垂新绶色,衣满旧芸香。

乔树别时绿,客程关外长。

祗应传善政,日夕慰高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