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这两句诗是唐代诗人裴迪的作品,颇有独特的情怀和深意。首先,“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这里的“归山”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特别是对于山的亲近感。山不仅仅是一种静态的存在,它还有着不同的深浅,这里的“深浅”可能暗示着山的不同层次和内在的丰富性。"须尽丘壑美"则强调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珍视与欣赏,"须尽"表达了一种不留遗憾、要将所有美好都体验一遍的情怀。
接着,“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这里的“莫学武陵人”是指不要效仿那些只顾眼前功利的人,武陵人在古代有着贪图小利的负面意义。"暂游桃源里"则是引用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意境,桃源是一个理想化的、与世隔绝的地方,象征着一片超凡脱俗的净土和心灵避风的港湾。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对精神家园的向往,以及对于现实世界纷扰和功利追求的拒斥。通过这简短的几句话,裴迪展现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诗意境界。
不详
唐代诗人。官蜀州刺史及尚书省郎。其一生以诗文见称,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与大诗人王维、杜甫关系密切。早年与“诗佛”王维过从甚密,晚年居辋川、终南山,两人来往更为频繁,故其诗多是与王维的唱和应酬之作。“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谖。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这首号称“诗中有画”的诗篇就是闲居辋川时答赠王维的。受王维的影响,的诗大多为五绝,描写的也常是幽寂的景色,大抵和王维山水诗相近
积雨晦空曲,平沙灭浮彩。
辋水去悠悠,南山复何在。
明流纡且直,绿筱密复深。
一径通山路,行歌望旧岑。
苍苍落日时,鸟声乱溪水。
缘溪路转深,幽兴何时已。
南山北垞下,结宇临欹湖。
每欲采樵去,扁舟出菰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