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苍苍落日时,鸟声乱溪水。
缘溪路转深,幽兴何时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山谷景象。"苍苍落日时,鸟声乱溪水"两句,通过对夕阳和鸟鸣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孤寂的情境。"苍苍"二字形容暮色渐浓,天边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灰蓝色调,而"落日时"则明示了时间是在日落之后,光线逐渐消退。这时的鸟鸣不再是白昼间的清脆和欢快,而是更多了一份暮色的低沉和无奈,它们在溪水旁叫唤,似乎也感受到了秋天的萧瑟。
"缘溪路转深,幽兴何时已"两句,则从视觉感受转向了心灵体验。诗人沿着蜿蜒曲折的小径走得越来越深入,这条小路似乎没有尽头,引发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思考。"幽兴"一词,既可理解为山谷间的幽静氛围,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独特感受。"何时已"则是一种无限延伸的时间概念,似乎在询问这种幽静感受和深邃情怀何时才能得到满足,或许是永远也无法达到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深秋之美的独特感悟,以及内心世界中那种难以名状的幽静与深邃情怀。
不详
唐代诗人。官蜀州刺史及尚书省郎。其一生以诗文见称,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与大诗人王维、杜甫关系密切。早年与“诗佛”王维过从甚密,晚年居辋川、终南山,两人来往更为频繁,故其诗多是与王维的唱和应酬之作。“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谖。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这首号称“诗中有画”的诗篇就是闲居辋川时答赠王维的。受王维的影响,的诗大多为五绝,描写的也常是幽寂的景色,大抵和王维山水诗相近
南山北垞下,结宇临欹湖。
每欲采樵去,扁舟出菰蒲。
跂石复临水,弄波情未极。
日下川上寒,浮云澹无色。
结庐古城下,时登古城上。
古城非畴昔,今人自来往。
萦渟澹不流,金碧如可拾。
迎晨含素华,独往事朝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