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同节为张大参东轩作

大江东来直龙盖,绿平迥野乾坤大。

倚江茅屋遍人家,走壑回流相映带。

迩时楚望谁开园,嫩红浅碧如桃源。

主人慰老怀未惬,别有翠竹连江村。

一夜雷声春雨入,大儿小儿青邱立。

岂知儿大复生孙,岁月翁同更同日。

眼里周星六十来,华堂寿酒开深杯。

九鹤庭心感前梦,此竹此笋真奇哉。

同物乾坤几能再,郑家二卯张三亥。

插架图书重有承,堆床袍笏浑相待。

君不见东家种竹竹不长,连畦接町如堵墙。

又不见西家种竹竹枯槁,后笋未生竹先老。

孰如君家之竹凌风烟,碧枝菉叶青霜前。

玉立长身百君子,要与松桧争孤妍。

曲江曲江负神秀,后行四笋高于旧。

腾蛟起凤不作难,看取清阴弥宇宙。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张大参东轩周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展现了四季变换中的生机与和谐。诗中以“大江东来直龙盖”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江水奔腾的壮丽景象,随后通过“绿平迥野乾坤大”进一步渲染了广阔无垠的自然风光。接着,诗人描述了倚江而建的茅屋,以及江边的翠竹,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生活氛围。

诗的下半部分,通过“一夜雷声春雨入”描绘了春雨滋润万物的场景,以及“大儿小儿青邱立”展现了一幅家庭和睦、幸福生活的画面。接下来,“岂知儿大复生孙,岁月翁同更同日”表达了对家族传承和时间流转的感慨。诗中还提到了“眼里周星六十来”,暗示了主人公经历了六十年的人生岁月,而“华堂寿酒开深杯”则描绘了庆祝寿辰的欢乐场景。

最后,诗人通过对比“东家”和“西家”的种竹情况,强调了张大参东轩周围竹子的独特之处——不仅生长茂盛,且在风雨中依然坚韧挺拔,象征着主人品格的高洁。同时,诗中提到的“曲江曲江负神秀,后行四笋高于旧”和“腾蛟起凤不作难,看取清阴弥宇宙”等句子,进一步赞美了竹子的美丽与生命力,以及它对环境的积极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蕴含了对家族传承、时间流逝以及个人品格的思考。

收录诗词(417)

林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梧冈臧都宪总制宣大

梧冈老子真不孤,紫髯渠帅看如无。

博带宽衣拜天子,备边再出军飞狐。

朔方健儿名惯战,此老胸中元十万。

帐前猛将胆通身,不道天山定三箭。

冻解风轻二月来,长城四望无氛埃。

细草晴川断南牧,日日祗见阳春回。

君不见正德年间本安堵,开边市勇浑相误。

肌推髓剥尽行宫,宣大祗今尚无土。

形式: 古风

寿董颐斋郡伯宫谕中峰之叔

忆昔伯仲称通家,朝回台马催公衙。

驰道相随各醒眼,洒洒意气凌青霞。

别后分符各南服,民恫吏蠹时更仆。

才名留滞翁若悭,膝下天酬清胜玉。

龆年诗格惊入神,丹箓己注黄扉人。

拂拭尘衣赋归去,看起虞凤游周麟。

小江江前东山下,水石烟花重无价。

镜湖白老不待乞,蜡屐谢公许相惜。

蔷薇洞里开隙光,文史亦作閒中忙。

辟谷赤松问年纪,种菊五柳空醉乡。

八旬己过领殊福,草堂更致南飞鹤。

当年鉴识翁得知,要共中峰开独乐。

形式: 古风

蓉川用唐子西韵

赫炎露下方解严,一席何处谋清酣。

皖城春色属名派,锦江杜老留前谈。

过时花开花更好,冶容艳迹静于扫。

开落休嗔物候迟,栽培己纳乾坤老。

川上风光故不穷,紫兰幽桂芳菊丛。

书屋番番护云锦,海日夜见江潮红。

形式: 古风

蟠桃歌次李文正公韵寿邵二泉母

海山屈蟠树如织,宝瓮金茎露犹滴。

一度春风一度花,如此风光那会得。

武陵天台云锦堆,禹粮尧韭同苍苔。

伐毛洗髓即年岁,对花食实能几回。

神仙中物世空羡,方朔三偷眼曾见。

春卿春色天上来,寿堂寿酒当花面。

远览近周不作难,却看八座随清欢。

晋国诏书下存问,许并张家福寿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