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照耀乾坤大道光,神仙隐见不相妨。
非凡非圣能回向,始信三天日月长。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炅的作品,名为《缘识》其七十六。从这短暂的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和个人修养的追求。
"照耀乾坤大道光" 一句直接点出了宇宙间大道的光辉,这里的“大道”是指宇宙间至高无上的真理。通过这样的开篇,诗人设定了一个宏大的哲学背景。
紧接着的 "神仙隐见不相妨" 揭示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在这里,“神仙”并非指具体的人物,而是象征着达到某种精神状态的人。他们既非凡尘,也非圣人,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存在,他们的显现和隐匿并不影响彼此。
第三句 "非凡非圣能回向" 强调了要超越世间的凡人与圣人的界限,才能达到内心的真正转变。这里的“能回向”意味着向内求索,寻找自己的精神归宿。
最后一句 "始信三天日月长" 表达了一种时间观念上的超脱。三天指的是宇宙中的三个层次,日月则是自然界中最明显的时间标志。在这里,“始信”意味着诗人通过修行和悟道,开始相信自己已经能够超越世间对于时间长度的常规认知。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种对生命、宇宙与个人修养深度思考的展现。它展示了诗人对于达到精神自由状态的向往,以及对自然规律之外的某种永恒真理的探索。
不详
世俗忙忙似海深,愚迷岂解圣人心。
分明教法生虚妄,慵鍊归真不易金。
三天境象验人间,不在江湖不在山。
大约颇同随报应,耳根清静道心闲。
少年虽共语,不解老人心。
莫作为闲事,高山似海深。
晴霁夜清秋,星繁月似钩。
乐耶兴我意,绝唱入冥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