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李杜文章在

万丈光何在,遗徽溯盛唐。

大才推李杜,旷代擅文章。

一曲清平谱,三篇典礼襄。

气凌沧海阔,歌引塞云长。

艳丽生花笔,神灵护草堂。

江山留酒圣,今古拜诗王。

春月琼筵醉,秋风幕府凉。

渊源谁付托,鼎足有潮阳。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赋得李杜文章在》由清代诗人陈日翔所作,是对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和杜甫作品的赞美与致敬。诗中以“万丈光何在”开篇,巧妙地将李杜的文章比喻为照耀历史的光芒,追溯至盛唐时期,表达了对两位诗人的崇高敬意。

接着,“大才推李杜,旷代擅文章”,直接点明了李白和杜甫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他们的才华横溢,超越了时代,独步文坛。接下来的“一曲清平谱,三篇典礼襄”,进一步描绘了李杜作品的艺术魅力,无论是清平的乐章还是庄重的典礼,都能从中找到他们的身影,展现出其作品的广泛影响力。

“气凌沧海阔,歌引塞云长”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李白诗歌的豪放不羁和杜甫诗歌的深沉厚重,仿佛能跨越广阔的海洋,引领着边塞的云彩,展现了两位诗人作品的磅礴气势。

“艳丽生花笔,神灵护草堂”则赞美了李白和杜甫的创作才华如同生花妙笔,而神灵似乎也在保护着他们创作的场所——草堂,强调了两位诗人在文学领域的独特地位。

“江山留酒圣,今古拜诗王”两句,将李白和杜甫比作酒圣与诗王,说明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推崇,在后世也备受尊崇,如同江山一样永恒。

最后,“春月琼筵醉,秋风幕府凉”描绘了一幅春月下的琼筵盛宴与秋风中的幕府凉意,象征着李杜作品在不同季节、不同情境下都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李杜作品的赞美,不仅展示了两位诗人的文学成就,也表达了对他们的深深敬仰之情,以及对他们作品持久影响的感慨。

收录诗词(2)

陈日翔(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中秋玩月

三五平分九十秋,良宵得月倍清幽。

风飘丹桂从天落,潮带冰轮入港流。

锦里先生来海峤,绛纱弟子住瀛洲。

光阴荏苒真堪惜,老矣吾还秉烛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澎湖杂咏(其四)

润下因何自上来,空中真有撒盐才。

庖人若解为霖味,清水调羹只用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澎湖杂咏(其十四)

裙布终身既富饶,翻嫌罗绮太轻飘。

桑麻机杼浑多事,自有鲛人会织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澎湖杂咏(其十七)

海阔常多拔木风,工师故作小房栊。

自家门户低头惯,行到高堂尚曲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