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寇忠悯祠堂六首(其二)

一幸江南一蜀中,奋然廷议叱群公。

搀回天步虽良策,元是真皇听纳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此诗《谒寇忠悯祠堂六首(其二)》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通过这首诗,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历史人物寇准的敬仰与赞美之情。

首句“一幸江南一蜀中”,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寇准一生的行迹,他曾在江南和蜀中两地为官,展现了其政治生涯的广阔与丰富。接着,“奋然廷议叱群公”一句,赞扬了寇准在朝廷上敢于直言,不畏权贵,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批评了那些不敢发声的官员,彰显了其正直与勇气。

“搀回天步虽良策,元是真皇听纳功。”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寇准的政治智慧与影响力。尽管他的策略可能在当时被视为扭转乾坤的良策,但最终之所以能实施并取得成效,离不开宋真宗皇帝的明智决策和接纳。这不仅体现了寇准个人的才能与贡献,也反映了君臣之间的默契与合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寇准生平事迹的简要回顾和对其政治智慧的赞誉,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崇高敬意,同时也传递出了一种对于忠诚、正直与智慧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谒寇忠悯祠堂六首(其三)

南阳庙坐致云云,赖有嘉言为解纷。

叹息今人不如古,久无庆忌救朱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谒寇忠悯祠堂六首(其四)

平生爱看柘枝舞,宾燕多馀密炬堆。

富贵在公真末事,谁云缘此故南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谒寇忠悯祠堂六首(其五)

海邦去海只十里,山路过山应万重。

诗谶告人元已久,未应马援坐梁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谒寇忠悯祠堂六首(其六)

凿井得泉今尚美,挂钱插竹后成林。

精忠感动无情物,不解潜销谗妒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