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山拜林艾轩

履斋早岁及朱门,末后通家得艾轩。

德义远从王父父,典刑愧忝外孙孙。

世无前辈吾安仰,师有传人道始尊。

欲问先生游历处,庭前老树或能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履斋在年轻时就进入了显赫家族,晚年时与艾轩成为亲密交往的人。
他的品德和正义源自于祖父辈,对于身为外孙感到惭愧但又自豪。
世间没有先贤可效仿,我只能仰望,师承有人则道义才受尊重。
想要了解先生的游历经历,庭前的老树或许能讲述那些故事。

注释

履斋:诗人自称的号。
朱门:显赫家族。
艾轩:可能指亲友或知己。
王父父:曾祖父。
典刑:典范、榜样。
外孙孙:诗人的自称,表示谦虚。
前辈:指在道德学问上有成就的前人。
师有传人:指有传承的老师。
老树:象征着岁月和历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年轻时期的求学之路,及后来通过朱门(考官府)得以进士,并最终得到艾轩(高级官职)的荣誉。诗中提到了“德义远从王父父”,表明诗人的道德和品行受到先辈的赞扬;而“典刑愧忝外孙孙”则显示了对家族责任与期望的一种自谦态度。

诗人通过“世无前辈吾安仰,师有传人道始尊”表达了自己对于学问和道德的追求,以及对师承的重视。最后两句“欲问先生游历处,庭前老树或能言”,则是诗人希望从老师那里了解更多的经历,同时也寄托了一种对自然、历史的敬畏之心,似乎期待着老树能诉说往事。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学术和道德的追求,以及对家族与师承的尊重。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寄托,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许。

收录诗词(2)

方公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一身担得乌山起,双手拿将龙□归。

形式: 押[微]韵

八景胜概(其八)龙门飞瀑

飞雪溅?砑,流云当面起。邂逅绿毛仙,临流同洗髓。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八景胜概(其六)卦尖望鼎

遥岑谁画卦,置此荆山鼎。

乍可姹女飞,千秋觇溟涬。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迥]韵

八景胜概(其五)剑峡迟鸾

峡中候帝子,青鸟空徘徊。

搔首叩玄律,何当化鹤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