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景胜概(其六)卦尖望鼎

遥岑谁画卦,置此荆山鼎。

乍可姹女飞,千秋觇溟涬。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迥]韵

翻译

那遥远的山峦像八卦图被绘制,就放置在这荆山之巅的鼎中。
宁可让美丽的女子飞升,也不愿长久地窥视这深沉的海洋。

注释

遥岑:远方的山峦。
卦:中国古代占卜工具,象征智慧和神秘。
荆山:古代著名的山,这里可能指特定的荆山。
鼎:古代烹煮和祭祀的器具,也象征权力或重器。
姹女:美丽的女子,常用来象征阴柔或女性力量。
飞:升腾、飞翔,这里可能寓意超脱或升华。
千秋:千年,表示时间的长久。
溟涬:深海或深渊,形容广阔无垠或神秘莫测。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方凤所作,名为《八景胜概(其六)卦尖望鼎》。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然山川之美以及历史遗迹的深切感慨。

“遥岑谁画卦”,这里的“遥岑”指的是远处连绵的山峦,而“谁画卦”则是说这些山形像极了古代的占卜之术——八卦。这个意象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一种神秘超然的力量在其中。

“置此荆山鼎”,“荆山鼎”很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个遗迹或标志性建筑。诗人用“置此”表明这种历史遗迹被安放在这片自然之中,彰显了时间与空间的交错。

“乍可姹女飞”,“乍可”一词在古文中多指疾速或猛烈,而“姹女”则有美丽女性的意思。这里可能是形容山风之中的某种景象,或者是诗人心中的某种想象。

最后,“千秋觇溟涬”,“千秋”意味着长久的岁月,“觇”字有观察、探查之意,“溟涬”则指流水。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山川不仅仅是短暂游览,更是深入观察和感悟,甚至是对历史长河中流水不息的沉思。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美的意象和浓郁的文化气息,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历史的深厚情感,以及他那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寄托的心境。

收录诗词(104)

方凤(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名景山。宋末恩授容州文学,入元不仕。善为古今诗,不缘雕琢,体裁纯密,自成一家。有《存雅堂稿》等

  • 字:韶卿(韶父)
  • 号:岩南
  • 籍贯:宋元间婺州浦江
  • 生卒年:1240—1321

相关古诗词

八景胜概(其五)剑峡迟鸾

峡中候帝子,青鸟空徘徊。

搔首叩玄律,何当化鹤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三吴漫游集唐(其六)

塞上风云接地阴,万方多难此登临。

坐中有老沙场客,霄汉长悬捧日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懊侬词

烛龙烂熳琥珀浓,香衱水凤窈窕同。

花幡荡摇亦时爱,虬膏金烬罗袂红。

谁知有恨在河阳,梦殢遥寻蝶浪长。

初闻杨柳咽存风,紫燕黄鹂乍相向。

吴歈铞瑟是愁时,绮窗深守更惆怅。

朝传相见在填河,夕说黄姑宿天上。

研思密迹非无情,桃花江壁何为心。

玉钗罗袖月已晏,侍君芳寝那不乱。

琼珰翠羽还相怜,愁袅不来魂欲断。

无端忽是恨金闺,乌臼风吹意巳怨。

一晨两晨犹未忘,五宵六旦势将变。

拥炉细语君不闻,游丝杂雾谁能念?

朱帘芳映空玲珑,君面繇来妾不见。

可怜无数见时心,一旦蝉娟误弃捐。

妾还南浦君还东,此夜相思君负侬。

荡子春心非一端,秦川漳水何时逢?

知君已作长干人,长下一去多秋风。

江头游女弄明月,兰泽银膏有时歇。

何如长作一心人,白头至死不相绝。

揽君江上旧时书,湿湿红纶飘鲤鱼。

岂无金管愁清心,亦知永夜娇无数。

倚阑此左是谁家,青漆楼西苏小路。

钱塘花月最可怜,满口荒凉锁深雾。

只有回心与懊侬,黄昏日暮闻空啼。

回身不见桃花丝,独向胭脂泪如雨。

形式: 古风

送曹鉴躬奉使之楚藩(其一)

纷纷玄意领群姿,寂寞遥闻向楚时。

文学方须重邺下,乘传今更属龙池。

澄江历乱吴云没,洛浦皋烟帝子悲。

不是君才多壮敏,三湘形势有谁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