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阳幕中喜彭祁连自大鹏携酒过酌因示兵略酒阑诸部献俘至

雾暗青山晓雨零,孤舟此日繫淘泞。

云移树色疑帆色,风送涛声杂鼓声。

逢节每愁倭作祟,衔杯犹喜客多情。

折冲尊俎知谁是,酒进西河已用兵。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战乱中的端午节,与友人彭祁连相聚饮酒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氛围和情感色彩。

首联“雾暗青山晓雨零,孤舟此日繫淘泞”描绘了一幅清晨雨雾笼罩下的山水图景,孤舟停泊在泥泞的水边,营造出一种孤独而静谧的氛围。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

颔联“云移树色疑帆色,风送涛声杂鼓声”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云的移动、树色的变化与帆的颜色相混淆,风声与涛声交织在一起,仿佛鼓声,生动地描绘了战场上的紧张气氛和战斗的激烈场面。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紧迫。

颈联“逢节每愁倭作祟,衔杯犹喜客多情”表达了诗人对节日的担忧与对朋友的感激之情。每逢佳节倍思亲,诗人担心外敌侵扰,但又在朋友的陪伴下感到一丝安慰,体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尾联“折冲尊俎知谁是,酒进西河已用兵”则以一种深沉的思考结束全诗。诗人询问在宴席上能折冲樽俎、指挥千军万马的人是谁,同时指出在酒宴进行时,西河(可能指边疆或战区)已经开始了军事行动。这一联既是对当时社会局势的深刻反思,也是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之情的流露。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节日氛围、友情以及战事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30)

张嗣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 字:效忠
  • 籍贯:清远

相关古诗词

端阳连日大雨.时有谮予者上峰不察故作此诗

天涯佳节又逢端,怀古能无吊屈原。

再见炎方悬虎艾,不知何处竞龙船。

参差天上旌旗闪,断续波间鼓角喧。

我亦夺红心未已,只愁斜雨暗江村。

形式: 七言律诗

重登大海楼

夏日重登江上楼,凭栏怀古思悠悠。

窗涵月色花阴叠,帘捲潮光桂影浮。

石燕远翻天际浪,沙鲸近戏海门秋。

东南共有长江兴,坐对金樽醉未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舟中夜眺

楼船兀坐水连天,遥望波光思渺然。

山色有无江水外,涛声断续岛洲前。

喜看南海归琛赆,犹惧东夷起燧烟。

刁斗击残头上月,枕戈空自夜无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周日贞招饮大鹏东山寺(其一)

古木森森野寺凉,飞花绕涧露凝香。

云深殿阁泉声细,雨过庭阶藓迹长。

圯上受书惭孺子,筵前顾曲羡周郎。

招邀共有飞觞兴,笑把蔷薇醉欲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