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阳连日大雨.时有谮予者上峰不察故作此诗

天涯佳节又逢端,怀古能无吊屈原。

再见炎方悬虎艾,不知何处竞龙船。

参差天上旌旗闪,断续波间鼓角喧。

我亦夺红心未已,只愁斜雨暗江村。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端阳连日大雨》是明代诗人张嗣纲所作,通过端午节的雨天景象,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屈原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感慨。

首联“天涯佳节又逢端,怀古能无吊屈原”点明了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同时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屈原这位伟大爱国者的深切缅怀之情。屈原的忠诚与悲剧命运,成为诗人情感抒发的寄托。

颔联“再见炎方悬虎艾,不知何处竞龙船”描绘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悬挂虎艾驱邪避疫,赛龙舟竞渡的热闹场景。然而,“炎方”一词暗示了诗人身处炎热之地,却无法亲历这些传统活动,流露出一丝遗憾和无奈。

颈联“参差天上旌旗闪,断续波间鼓角喧”转而描写雨中的景象。尽管大雨连绵,但诗人仍能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天空中仿佛有旌旗飘扬,波浪间鼓角声断续传来,这种景象既壮观又略带凄凉,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尾联“我亦夺红心未已,只愁斜雨暗江村”表达了诗人虽然渴望参与节日活动,但面对连日大雨,只能在心中想象。最后一句“只愁斜雨暗江村”则透露出对自然环境的担忧,同时也隐含着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即上峰未能理解自己的处境和心情,可能遭受误解或不公对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端午节的雨天景象,巧妙地融合了历史、文化、自然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深情回忆、对屈原的敬仰、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处境的忧虑,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作品。

收录诗词(230)

张嗣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 字:效忠
  • 籍贯:清远

相关古诗词

重登大海楼

夏日重登江上楼,凭栏怀古思悠悠。

窗涵月色花阴叠,帘捲潮光桂影浮。

石燕远翻天际浪,沙鲸近戏海门秋。

东南共有长江兴,坐对金樽醉未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舟中夜眺

楼船兀坐水连天,遥望波光思渺然。

山色有无江水外,涛声断续岛洲前。

喜看南海归琛赆,犹惧东夷起燧烟。

刁斗击残头上月,枕戈空自夜无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周日贞招饮大鹏东山寺(其一)

古木森森野寺凉,飞花绕涧露凝香。

云深殿阁泉声细,雨过庭阶藓迹长。

圯上受书惭孺子,筵前顾曲羡周郎。

招邀共有飞觞兴,笑把蔷薇醉欲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周日贞招饮大鹏东山寺(其二)

步入梵宫路不迷,四山高插与天齐。

龙头石吐飞泉冷,雉尾云生落木低。

牧笛吹残村犊稳,禅经听罢野猿啼。

止戈幸得逢僧话,回首东山月满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