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萤火有作呈桂翁阁老

萤火无远照,永夜徒依依。

中天启明烛,四际光有馀。

往念析腰吏,冥行东海隅。

戎服事远徼,岁宴恒未归。

铅剑无百鍊,蛮丑期一挥。

移山与塞海,不量气力微。

中道多险艰,谗巧变是非。

危阱几不免,微劳况足书。

适忝际良会,君子瞻羽仪。

虞庭重制作,简在夷与夔。

寅直操其柄,奔走存职司。

职司虽未融,华要焉敢希。

所愿依未光,昏晦赖指迷。

出门辞颠踬,皇途清且夷。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感萤火有作呈桂翁阁老》由明代诗人符锡创作。诗中以萤火虫为引子,抒发了对人生旅途艰辛与光明的思考。

首句“萤火无远照,永夜徒依依”,描绘了萤火虫在夜晚微弱的光芒,虽能照亮周围,却无法穿透深远的黑暗,表达了人生的渺小与局限。接着“中天启明烛,四际光有馀”则象征着希望与光明的到来,虽然暂时未能完全驱散黑暗,但已带来了新的曙光。

“往念析腰吏,冥行东海隅”描述了过去官员们在遥远的东海边艰苦工作的情景,暗含对历史的回顾与感慨。“戎服事远徼,岁宴恒未归”进一步强调了远离家乡、长期在外工作的艰辛与不易。

“铅剑无百鍊,蛮丑期一挥”运用比喻,将困难比作难以磨炼的铅剑,以及需要解决的蛮族问题,表达了面对挑战时的坚韧与决心。“移山与塞海,不量气力微”则展现了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即使力量微薄也要尝试改变现状。

“中道多险艰,谗巧变是非”揭示了人生旅途中常有的困难与挑战,以及背后复杂的人际关系。“危阱几不免,微劳况足书”表达了对过去经历的反思,即使遭遇险境,也应珍惜每一份努力。

“适忝际良会,君子瞻羽仪”提到与贤者的相遇,表达了对智慧与道德的向往。“虞庭重制作,简在夷与夔”引用古代典故,赞美了贤者的重要性。“寅直操其柄,奔走存职司”强调了在权力与职责面前的坚守与忠诚。

最后,“职司虽未融,华要焉敢希”表明了对自己职位的认识与谦逊态度。“所愿依未光,昏晦赖指迷”表达了对光明的渴望与对引导者的依赖。“出门辞颠踬,皇途清且夷”以结束语收尾,预示着未来的道路虽有坎坷,但终将走向光明。

整首诗通过萤火虫这一意象,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历史、道德、权力等多个层面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光明与希望的追求,以及对过去经历的反思与对未来道路的期待。

收录诗词(743)

符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皮信业改令安远

皮子里中彦,貌古心亦古。

假令由汉川,役繁病荼苦。

熙治虽未谐,缺漏或少补。

讵意安远行,时命固其所。

彼民得贤侯,此民失慈母。

圣化靡内外,阳春不择土。

雕题被文化,殊俗见邹鲁。

可称在循良,巧宦焉足数。

三年一转盻,宣召渠容阻。

腾骧冀北群,剪拂滇南杜。

壮志轻四海,此别良楚楚。

肯惜床头钱,倒囊一为酤。

形式: 古风

望云

白云本无意,镇日空崔嵬。

游子亦何心,栖栖白云隈。

驾言客幽燕,远家闽山麓。

亲舍几时别,白云犹在目。

忆昨初别时,亲旧慰我情。

古人三釜养,努力事兹行。

契阔既柰何,时哉且高卧。

怕见旧罗襦,醉舞春风破。

形式: 古风

春榜同年三会诗代李宣之大守

圣轨穷寰海,时髦凑京师。

擢上符鸿运,笺名标四陲。

赤墀倚历阶,青云平蹑梯。

况我同升友,分好比连枝。

辉辉鸳鹭群,皎皎霜雪姿。

三会礼益勤,申章言岂私。

操翰准前古,杼猷震当时。

夷险或殊遘,志义匪或亏。

拔十望逾五,得人榜多谁。

策足途方修,委身分所宜。

勖哉龙门客,无弃朽钝为。

形式: 古风

驻武缘伏枕连日抚景感时不觉乡思浩然遂成五言古诗聊志余怀云

武缘诚僻邑,风气别一区。

城郭居民鲜,荒寂拟郊墟。

重林啼怪鸟,幽壑舞蝍蛆。

仲春扇炎风,盛夏始不如。

弱女事贸迁,丁男罕诗书。

犷悍遂成习,推朴亦有馀。

自我驻军来,寄迹于衡庐。

出门无可语,入户但长嘘。

徒效庄舄吟,幽怀竟莫祛。

柯时歼渠寇,解兵赋归欤。

青山固有待,稚子足启予。

长揖上官去,不乐更何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