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立秋

旅榻当筵卧,西风拂小栏。

秋从今夕到,月向异乡看。

有巧输人乞,因贫得梦安。

曝衣问僮仆,预戒早霜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旅人在秋季夜晚的独特心境与感受。首句“旅榻当筵卧”,生动地展现了旅人的生活状态,身处异乡,只能在简陋的旅榻上就寝,与宴席相对,暗示了其孤独与无奈。接着,“西风拂小栏”一句,通过自然界的微风吹拂,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迭。

“秋从今夕到,月向异乡看”两句,直接点明了主题——立秋的到来。诗人将个人情感融入对季节变化的感受中,通过“秋”与“月”的形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远方家乡的思念。“秋从今夕到”强调了秋天的突然降临,而“月向异乡看”则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在异乡观赏月亮的情景,凸显了孤独与思乡之情。

接下来的“有巧输人乞,因贫得梦安”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的“巧输人乞”可能是指诗人通过某种巧妙的方式寻求帮助或安慰,而“因贫得梦安”则表达了在贫困中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展现出一种超脱于物质困境的精神追求。

最后,“曝衣问僮仆,预戒早霜寒”两句,以日常生活场景结束全诗。诗人询问仆人是否需要提前准备防寒衣物,既体现了他对家人的关心,也反映了他对即将到来的寒冷天气的敏感和准备。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也深化了诗中关于季节变换和生活准备的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人在秋季夜晚的孤独、思乡、超脱以及对生活的细致关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生活哲思。

收录诗词(3)

张玉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忆橘

朱实垂垂叶尚青,故山千树未凋零。

相思不隔长淮水,一夜乡心落洞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短歌行和杜韵

寒日影黄云半白,天涯莽莽未归客。

边隅何日可罢兵,几处转输瘁邦伯。

羽林夜发秦关道,共言河陇居民好。

甲骑经过悉备餐,喜看踱踏天山倒。

形式: 古风

捕蝗

捕蝗捕蝗人簇簇,蝗飞蔽天引其族。

扬旗击鼓乱敲钲,奔走如狂沸山谷。

炎肌雨汗肠雷鸣,取蝗一斗当斗粟。

幸不入境驱邻封,彼亦天民忍遭酷!

谁云蝗多不食苗,苗食垂尽到草木。

复闻修德能弭灾,非止蝗生宜早扑。

形式: 古风

蛮子朝

蛮子朝,澎湖内附平红毛。

占城诸国尽输贡,西洋人已联官曹。

琉璃泛海七日迅,册使曾颁新敕印。

世子就学陪臣从,赐得衣冠供馔盛。

复有安南久臣服,黎氏王封莫氏蹙。

往来遣使与讲和,分疆各守漓江曲。

百蛮接踵梯航趋,奇貌诡饰累译殊。

我愿殿绘《豳风》诗,不绘唐时《王会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