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秋意

占西风早处,一番雨,一番秋。

记故国斜阳,去年今日,落叶林幽。

悲歌几回激烈,寄疏狂、酒令与诗筹。

遗恨清商易改,多情紫燕难留。嗟休。触绪茧丝抽。

旧事续何由。奈予怀渺渺,羁愁郁郁,归梦悠悠。

生平不如老杜,便如它、飘泊也风流。

寄语庭柯径竹,甚时得棹孤舟。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翻译

在西风初起的地方,一场雨接着一场秋意。
回忆起故乡的夕阳,去年今日,落叶纷飞的树林幽深。
悲伤的歌声多次激昂,借着狂放的酒令和诗词来寄托情绪。
遗憾的是清冷的秋声容易改变,多情的紫燕难以留住。唉,感叹啊,思绪如抽丝般绵长。
往昔之事如何重拾?只因我心怀无尽,羁旅愁苦,归乡之梦遥远。
我此生不如杜甫那般潇洒,即使漂泊也自有风流。
告诉庭中的树木和小径的竹子,何时能驾一叶孤舟呢?

注释

西风:秋风。
故国:故乡。
清商:秋天的乐调。
羁愁:羁旅的忧愁。
生平:一生。
老杜:指唐代诗人杜甫。
飘泊:四处流浪。
庭柯径竹:庭院中的树木和竹子。
棹:划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木兰花·别校书》。从整体上看,这是一首抒发对故乡和往昔美好时光怀念之情的词。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感伤与思索。

"占西风早处,一番雨,一番秋",诗人选取西风这个意象,可能是因为西风常与离别、悲凉等意境相联系,同时也是秋天特有的自然现象。接着的“一番雨,一番秋”,则是通过对季节变化的描述,强化了秋天来临的氛围,预示着诗人心中的哀伤。

"记故国斜阳,去年今日,落叶林幽"这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的怀旧之情。斜阳通常指傍晚时分的阳光,这里用来形容故乡的景象,而“去年今日”则是时间上的对比,使人不禁感慨万千。落叶林幽,则更增添了一份秋意。

"悲歌几回激烈,寄疏狂、酒令与诗筹"中,“悲歌”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而“寄疏狂、酒令与诗筹”则是她用来排遣哀愁的方式。这些都是古代文人常用的自我慰藉的手段。

接下来的"遗恨清商易改,多情紫燕难留"中,“遗恨清商”可能指的是某种遗憾或不满,而“易改”则是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多情紫燕难留"则是一个美好的意象,但这个意象也被赋予了“难留”的悲凉意味,强化了词中对逝去时光和美好事物无法长存的感慨。

最后,“嗟休。触绪茧丝抽。旧事续何由”则是诗人发出的一种叹息,同时也在寻找与过往连接的线索,而“奈予怀渺渺,羁愁郁郁,归梦悠悠”则是对自己心境的描绘,表达了无尽的思念和离愁。"生平不如老杜,便如它、飘泊也风流"中提到的“老杜”,通常指的是唐代诗人杜甫,这里诗人可能是在自比,或是对自己生平的一种感慨。最后,"寄语庭柯径竹,甚时得棹孤舟"则是一种愿望的表达,也许是希望在某个时候能够回到心中的那个地方。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秋天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情怀念,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内心生活。

收录诗词(1)

李芸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浯溪读中兴颂

羯鼓梨园迹已荒,斯文犹在日星光。

我来细拂青苔石,不忆三郎忆漫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自赞

三仕三已,应缘而进。一丘一壑,倦游而归。

形式:

籍甚人言易已东。

形式: 押[东]韵

郁林州

肩舆初入郁林州,井邑都如旧日游。

虽有山川供远目,不堪雨露湿征裘。

土风惯习瘴谁虑,客况寂寥心自愁。

春去秋来人共见,十年辛苦在炎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