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林州

肩舆初入郁林州,井邑都如旧日游。

虽有山川供远目,不堪雨露湿征裘。

土风惯习瘴谁虑,客况寂寥心自愁。

春去秋来人共见,十年辛苦在炎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我初次乘坐肩舆进入郁林州,这里的城镇仿佛昔日游览过的地方。
尽管有壮丽的山水可供远眺,但雨水打湿了旅途的衣裳让人难以承受。
当地风俗习惯于瘴气,无需担忧,但我的孤独心情无法排解。
四季更迭,人人可见,我在炎热的炎州已经度过了十个辛劳的年头。

注释

肩舆:轿子。
郁林州:古代地名,今广西郁林一带。
井邑:城镇。
远目:远望。
不堪:难以忍受。
湿:打湿。
征裘:出行时穿的衣物。
瘴:热带地区特有的湿热疾病。
客况:旅人的处境。
寂寥:孤独寂寞。
心自愁:内心充满忧虑。
春去秋来:时间流逝。
十年辛苦:长时间的艰辛努力。
炎州:炎热的地区,这里指郁林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次进入郁林州时的所见所感。开篇“肩舆初入郁林州,井邑都如旧日游”两句,通过对比现实与记忆中的景象,表现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怀旧情绪。

诗中随后的“虽有山川供远目,不堪雨露湿征裘”则转向描写自然环境和个人感受,山川虽然美丽,却无法慰藉因雨露而湿透衣衫的旅途之苦。

接着,“土风惯习瘴谁虑,客况寂寥心自愁”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当地习俗不太适应的孤独感受,以及作为行者在异乡的寂寞心理。

最后,“春去秋来人共见,十年辛苦在炎州”则是对时间流逝和个人经历的沉思。诗人反映出自己对于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无奈,以及长期在外漂泊的辛酸。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感。

收录诗词(1)

李运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写御真李长史

玉座烟销砚水清,龙髯不动彩毫轻。

乍分隆准山河秀,初点重瞳日月明。

宫女卷帘皆暗认,侍臣开殿尽遥惊。

六朝天下应无敌,始觉僧繇浪得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仆久客钱塘有吹笛月下者同旅闻之凄然皆有归思属令赋之

柯亭之椽不复得,蕲州黄竹今尚存。

苍崖翠壁产脩干,千顷萧索烟云昏。

羌人眼力发天巧,长笛裁成凤膺饱。

老龙馀响出空星,欲喷炎天作秋晓。

西湖夜寂凉风生,山头一钩新月明。

商声悽悲羽声壮,行子忽忽难为情。

时无绿珠清音激皓齿,野王临风三弄亦已矣。

唯有愁端无古今,举刀不断东流水。

深闺兰灯照空床,笛声不如离恨长。

曲终人散一惆怅,回首江山非故乡。

万事浮云过寥廓,且醉杯中琥珀薄。

君不见玉管横吹黄鹤楼,江城五月梅花落。

形式: 古风

句(其三)

钗斜穿綵燕,罗薄剪春虫。

形式: 押[东]韵

书台州上方不出院僧壁

不下山来十四年,区区笑我走尘寰。

只应后夜经声寂,明月清风自往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