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

习静深山里,幽栖趣偪真。

青楼何足契,白雪故相亲。

守道无妨困,藏书不圣贫。

昔人嘉遁汉,我亦爱逃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在寂静深远的山林中,我悠然隐居,心境接近真实。
繁华的青楼并不符合我的志趣,只有高雅的诗篇能让我感到亲近。
坚守道德原则,即使面临困境也不改初心,藏书虽多,但心灵富足并不等同于物质富有。
古人赞赏汉代的隐逸生活,我同样喜爱逃离尘世,追求秦时的宁静。

注释

习静:安静的环境。
深山里:偏远的山区。
幽栖:隐居。
偪真:贴近真实。
青楼:豪华的楼房,常指妓院或娱乐场所。
契:符合。
白雪:比喻高雅的诗文。
守道:坚守道德。
妨:妨碍。
困:困境。
圣贫:精神上的富有。
昔人:古人。
嘉遁:赞美逃避世俗。
汉:汉代,这里泛指古代。
逃秦:逃离秦朝,这里可能象征逃离尘世。

鉴赏

这首诗名为《隐居》,作者是宋代诗人赵良坡。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深深向往和追求。首句“习静深山里”描绘了诗人选择在寂静深远的山林中修身养性,体现了他对自然与宁静的热爱。接着,“幽栖趣偪真”强调了这种隐居生活能让人的心境接近于真实,远离尘世的纷扰。

诗人进一步通过对比,表达对世俗繁华的不屑:“青楼何足契”,青楼代表的是喧嚣的都市和浮华的生活,而他认为这些并不符合自己的心境。“白雪故相亲”则借用了高洁的白雪来象征纯洁的志向和高尚的情操,表明他更倾向于与清雅之物为伴。

“守道无妨困,藏书不圣贫”这两句,诗人强调坚守道德原则,即使身处困境也不改其志,同时,丰富的藏书虽然不能直接带来物质富足,但精神世界的丰富使他视贫困如无物。这体现了诗人对知识和精神追求的重视。

最后,诗人以“昔人嘉遁汉,我亦爱逃秦”作结,借用古代隐士的故事,表达自己也愿意效仿前贤,逃离尘世的束缚,选择隐居的生活方式。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与真理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6)

赵良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叔祖崇栲翁别业

别业开东野,萧然足卧云。

涛声晴射雨,庭影夏呈秋。

返照霞初幕,遥峰翠欲流。

以斯清乐境,不信有瀛洲。

形式: 五言律诗

雪水庵咏雪二十韵

玄冥司号令,屏翳驱云车。

巧舞穿幽隙,轻扬下曲洼。

初疑蚕食叶,犹恐蟹行沙。

铅汞三千界,璚瑶百万家。

楼台银作砌,城阙玉为衙。

压竹枝翻重,封梅色更佳。

文光偏得月,点缀易为花。

万瓦鱼鳞矗,千山鸟迹遐。

凝檐珠错落,布地粉交加。

恍若水晶溜,犹然宝鉴华。

馀晖翻鹤羽,皓彩扑乌纱。

镂刻非因巧,陶镕未有瑕。

冰奁缘沼合,缟带逐车斜。

圜石银盘叠,尖峰玉笋芽。

豪家争玩赏,洞府亦諠哗。

锦帐传卮酒,竹炉沸鼎茶。

丰年先有兆,清气浩无涯。

飞絮那能拟,凭虚最可誇。

不须东郭履,自是剡溪艖。

恭喜瞻三白,停杯看六葩。

形式: 排律

赠友之闽

世人作离别,惟别酒一觞。

今我与君别,稍稍鄙玕琅。

闽海古名地,幕职不可量。

圣明广延揽,计日下褒章。

愿将此言赠,用以代琼浆。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狱中附家二首(其二)

一著南冠二载馀,安危不必问何如。

精金百鍊钢还锐,劲竹三冬节不枯。

对月欲同鹃带血,临风会有雁传书。

瓦杯冷落孤灯里,几度吞声祇自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