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著南冠二载馀,安危不必问何如。
精金百鍊钢还锐,劲竹三冬节不枯。
对月欲同鹃带血,临风会有雁传书。
瓦杯冷落孤灯里,几度吞声祇自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良坦的《狱中附家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在囚禁中的坚韧与思乡之情。首句"一著南冠二载馀"描绘了诗人身陷囹圄已有一段时间,"南冠"借指囚徒之帽,象征着屈辱的境遇。接下来的"精金百鍊钢还锐,劲竹三冬节不枯"运用比喻,说明诗人虽遭困厄,但意志如炼金后的钢铁般坚韧,节操如寒冬中的劲竹,永不凋零。
"对月欲同鹃带血,临风会有雁传书"两句,诗人借杜鹃啼血和鸿雁传书的传统意象,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渴望传递消息给家人的心情。最后两句"瓦杯冷落孤灯里,几度吞声祇自吁"则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冷清的环境中,只能默默忍受苦楚,无声地叹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身处逆境时的坚韧与对家国的忠诚,以及对自由和亲情的深深眷恋。
不详
不才离别已多时,脉脉关河入梦思。
万种閒情诗易遣,一腔愁绪酒难移。
风迥过雁乡书断,月满圜扉夜漏迟。
臣子立身忠与孝,此心期不愧丹墀。
霏霏细雨湿溪桥,雨霁溪清野趣饶。
把臂忽惊分袂早,登程不惮去途遥。
马嘶烟树和愁惨,帆挂仙舟类羽飘。
不尽尊间贤圣酒,何时重对此酕醄。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