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运判吴翼道留题石室

双峡天开控江水,水自䍧牁来万里。

端州正在双峡间,石室嵩台压孤垒。

谁倾北斗酌明河,化作七山平地起。

修萝高张翠羽盖,锦壁深藏赤凤髓。

鸣禽交应杵臼声,驯鹿见人行复止。

一洞能容百两车,三溪却接沧溟底。

仰瞻圆顶碧玲珑,傍穿小窦阴迤逦。

不应融结施镌镵,浪磅乳滴何年始。

森然物象难悉名,古图脱落犹堪比。

老龟闯首龙缩角,猛虎磨牙鲸卷尾。

又如壮士披肺肝,戴主之忠死无已。

苍崖题字多唐人,彷佛银钩唯二李。

山祇不放云雾开,海神屡汲蟾光洗。

欧阳古录遗此碑,我渍香煤传以纸。

寂寥相望三百年,乃有高才继瑰玮。

滁阳吴公富文采,来拥皇华宣使指。

霜威暂霁持谦尊,许接清游携酒醴。

长丝千结盘彫梅,簌簌并刀脍赪鲤。

寻仙未遇饮正豪,落日岚烟催返轨。

明朝大句挥长篇,戛玉锵金轰两耳。

有灵持护归羊城,论价欲酬谁可拟。

蒋公毛公并诗伯,笔阵酣战秋风里。

越台朱明被题遍,鹄奔此洞重新美。

沈侯湘寺陪俊游,韩子连山书宴喜。

胜概遂令天下知,名齐五岳无由毁。

自怜羽翮久零落,只欲卑飞藏棘枳。

漫将俚语续公歌,投老那知遇知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石室嵩台的壮丽景象与历史人文的深厚底蕴。开篇以“双峡天开控江水”起笔,展现了一幅宏大的自然景观,接着点出端州的位置,以及石室嵩台的雄伟气势。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将石室比作北斗星与银河,形象地描绘了其壮观与神秘。

随后,诗人描绘了石室内的自然景观,如修长的藤萝、锦壁中的赤凤髓、鸣禽与驯鹿的和谐共处,以及洞穴的宽敞与溪流的深远。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石室的自然之美,也暗示了其历史的悠久与神秘。

诗中还提到了山中的老龟、猛虎、鲸鱼等动物形象,以及壮士般的勇士精神,赋予了石室以生命力与英雄气概。同时,诗人对唐代书法的赞美,以及对欧阳修所留碑文的珍视,体现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与传承。

最后,诗人在赞美石室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历史与文化的感慨,以及对能够遇到理解与欣赏之人的心满意足。整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个人情感等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与独特的艺术视角。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奉和广帅蒋颖叔留题石室

西江赴海穿双峡,十里寒青半天插。

晴空倒影连明河,滔滔不碍鲸鱼呷。

绞绡高覆紫微冠,翠簟平铺玉皇榻。

中藏石室与嵩台,巨壁棱层老鳞甲。

欲飞未去凤逶迤,将蛰还伸龙匼匝。

浪摇蓬岛何其危,桂塞广寒无乃狭。

大匠不由基构成,洞门大启无人扃。

六月来游乃挟纩,酌酒向口疑冰生。

三溪诘曲愈难涉,举烛但爱烟溟溟。

返似霜缣见山水,画手只许吴生是。

有谁文采如昌黎,物物为我从头记。

自惭才短空冥搜,俚语未足苍崖留。

元戎闻之索大笔,默坐远想书胜游。

凭凌风力若捕虎,窘束景象如缚仇。

那知子厚号雅健,不识谢守为风流。

桓桓斯人富学海,少陵重生谪仙在。

琮琤击玉敲黄金,倚马千言未尝改。

高下岂必世俗知,浩气已充天壤内。

又如淮阴善将略,不战能令敌先败。

暂辞侍从来东南,羊城异日为傅岩。

不唯巴笺吟咏足,即看玉牒功名镵。

滁阳吴公昔曾赋,落落文华精注措。

毛侯亦许送和章,马上横戈写长句。

孰云高要陋且遐,三篇入石神鬼嗟。

愿挥硬画夺剑戟,下视鸟迹初遗沙。

此心虽大虑转小,刻就颇忧龙作蛇。

譬之博奕仲尼与,群儿恶用相识哗。

端溪石工古称妙,年年琢砚供正衙。

刚刀截碑易于砚,龟螭相射生彤霞。

岐山石鼓久缺矣,苦县光和真瘦耶。

流传万本入中国,谁怜此乐瘴水涯。

共探泉石造淡漠,岂忆冠盖追荣华。

公思归乎欲致主,四方飘泊予为家。

予意无留亦无去,等将幻质随杨花。

形式: 古风

奉和梧守蔡希蘧留题石室

叠石棱层万寻碧,老仙自作琉璃宅。

翛然一径出人寰,北斗三台无咫尺。

大岩杳杳吞沧溟,小窦疏疏吐朝日。

芙蓉羃沥乳成花,鳞鬣摧颓龙蜕骨。

危弦脆管递仙飙,烂锦轻绡变云物。

二李能书玉钮悬,僭鋹未是真王质。

人亡国变今几年,唯有文章记崷崒。

胜游况遇中郎孙,诗拟杜陵相彷佛。

洪河喷作三门流,突骑长驱五千匹。

令人惊嗟但缩手,近世雄豪无此笔。

不唯险韵难追攀,学道输君先得一。

形式: 古风

奉和蔡希蘧鹄奔亭留别

栏干去天无一尺,帘外三山蘸天碧。

樽倾浊酒延故人,拂拂轻寒添暮色。

双鹄飞奔迹已陈,满庭细草自涵春。

孤城不复有冤气,法座垂衣逢圣神。

惟君万里分符去,苍梧之邦舜游处。

九疑七泽皆相连,墨海濡毫写长句。

又如李白才清新,无数篇章思不群。

挺特千松霜后见,孤高一笛陇头闻。

我于诗学非无意,黄芦不并琅玕翠。

漫甘薄禄养残年,两鬓垂丝成底事。

声出还吞泪如雨,同气相求别离苦。

老来频寄一行书,江边鱼雁无今古。

形式: 古风

南安刘太守席上劝曾叔达酒

金盏莫辞琼液满,宝檠休嫌灯焰短。

圆荷翻雨碧云香,小妓近人红玉暖。

百年流转能几时,一日相逢须款款。

扁舟明发下前滩,此会清吟应亦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