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玉楼云散花憔悴。紫泉月冷重门闭。门外夜乌啼。

伤心闻捣衣。团团争忍见。画箑愁无限。

何处去年人。酒痕沾泪痕。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鉴赏

这首《菩萨蛮》由清代诗人周之琦所作,描绘了一幅凄美哀婉的画面。

首句“玉楼云散花憔悴”,以“玉楼”象征高雅华美的居所,而“云散”与“花憔悴”则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与衰败,营造出一种落寞的氛围。接着,“紫泉月冷重门闭”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凉,紫泉的月色已变得寒冷,重门紧闭,仿佛隔绝了外界的一切生机与温暖,强化了孤独与寂寞的情绪。

“门外夜乌啼”一句,通过夜鸟的啼叫,将听觉元素引入画面,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同时也增添了悲凉的色彩。夜鸟的啼声,往往被视为哀伤的象征,此处更添了一分凄楚之情。

“伤心闻捣衣”则直接点明了情感的核心。捣衣,是古代妇女在秋夜为远行丈夫准备衣物时的一种劳作,常与思乡、怀人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听到这熟悉的捣衣声,主人公不禁心生伤感,引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团团争忍见,画箑愁无限”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他不忍直视团团围绕的景象,可能是因为这些景象勾起了他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引发更深的悲伤;另一方面,面对无尽的愁绪,他只能借助画箑(扇子)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但这种寄托似乎也显得无力和无奈。

最后,“何处去年人,酒痕沾泪痕”两句,将思绪拉回现实,点明了主人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感慨。酒痕与泪痕并提,既表现了主人公借酒浇愁的无奈,也暗示了他内心的痛苦与哀伤,无法轻易释怀。

整体而言,这首《菩萨蛮》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思念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离别之苦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402)

周之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0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广西巡抚,疏言筑堤赈灾等事,凡数十上。道光二十六年,因病乞休。病逝于家中。工词,浑融深厚,瓣香北宋,有《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二卷,《鸿雪词》二卷,《退庵词》一卷,总名《心日斋词》,传于世。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 字:稚圭
  • 籍贯: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
  • 生卒年:公元1782年~1862年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

草桥买尽麻姑酒。醉来系马桥边柳。漂泊十年闲。

离情山上山。秣陵书懒寄。旧约空弹指。

泉路断肠时。人闲谁复知。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洞仙歌.宾石曩主钟仰山侍讲家最久,偶访旧馆,怆然黄垆之思。用玉田观花外集有感韵

燕归何处,过乌衣门第。一带轻烟隔秋水。

叹衫痕、晕酒琴语弦诗,三十载,尘世赏音无此。

吟魂犹在否,几叶云笺,澹墨重寻旧题字。

梦蝶不归来、镜里芙蓉,剪霜影、一枝红碎。

有邻笛、依依故人心,问蜡炬、成灰夜台知未。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相见欢

炉香冷了金猊。镜台携。不信生来长见,翠眉低。

春梦断。画阑畔。旧情迷。刚是晓鸦啼后,子规啼。

形式: 词牌: 相见欢

相见欢

一丝秋入雕梁。燕双双。蓦地庭梧已做,十分凉。

楚竹簟。越罗扇。漫思量。咫尺画栏西畔,是斜阳。

形式: 词牌: 相见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