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唐道士

灵应堂中一羽衣,衡山来此住多时。

困来拂榻终朝卧,醉后敲门半夜归。

留客屡尝教买酒,向人长自说吟诗。

开轩略种閒花木,此外悬知少是非。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在灵应堂中穿着羽衣的人,从衡山来到这里居住了很久。
疲倦时就拂去榻上的尘埃,整天躺卧;喝醉后敲门半夜才回家。
他常常邀请客人一起买酒,总是向别人讲述自己作诗的经历。
打开窗户,随意种植一些花草树木,这里大概能避开许多纷扰是非。

注释

灵应堂:一座庙宇或修行场所。
羽衣:道士或修道者的服装。
衡山:中国著名的山脉,与道教文化相关。
住多时:长期居住。
拂榻:擦拭床榻,表示休息。
终朝卧:整天躺着。
敲门:夜晚归来时的动作。
买酒:宴请朋友。
吟诗:作诗、吟诵诗歌。
轩:窗户。
悬知:大致推测,猜想。
是非:纷争和是非之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的生活场景,诗人通过对灵应堂中一位道士衣衫的描述,展现了其清贫而淡泊的生活态度。"衡山来此住多时"透露出道士已经在这里居住很长时间了,这里成为了他精神的栖息之地。

"困来拂榻终朝卧,醉后敲门半夜归"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随性而为的生活状态。白天沉睡,夜晚饮酒至醉,然后敲开门回家,这种不羁的行为显示出道士对于世俗规矩的无视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留客屡尝教买酒,向人长自说吟诗"一句,则表现了道士待人的豪爽以及他热爱文学、乐于与人分享自己吟诵之情。这不仅展现了他的豁达性格,也反映出他对于酒和诗的喜爱,这在古代文人中是颇为常见的情趣。

"开轩略种閒花木,此外悬知少是非"则透露出道士对自然的热爱,他不仅享受闲适的生活,还亲手栽培花草,体现了他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一面。最后一句"此外悬知少是非"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是非的超然态度,只关注自己所热爱的事物,对于其他的纷争是非持一种不太在意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道士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存状态,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和文学情怀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205)

邓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醴泉

醴陵以泉名,问泉良不远。

平田数顷开,方池三尺浅。

含秋色幽幽,辟尘光淀淀。

觱沸生其间,的皪纷可辨。

累累似喷珠,一一如穿线。

多至丛万颗,少或作疏串。

迟速固难期,南北初无限。

占地喻寻丈,有时忽隐见。

恍兮莫穷源,杂然应有眼。

沙石那能窒,苔荇不得炫。

千载曾未枯,一日知几番。

酿酒味固佳,煮茗香可羡。

名泉世不乏,此奇吾未见。

醒心聊一掬,赋诗寓三叹。

形式: 古风

六言四首(其二)

处处赏心宜主,公来诗眼偏明。

扫千军有笔阵,可一日无酒兵。

形式: 六言诗 押[庚]韵

六言四首(其四)

嗟此地得何晚,见孤芳陋群妍。

小试凤楼工巧,终图麟阁风烟。

形式: 六言诗 押[先]韵

六言四首(其三)

百千年阵碛在,六七月雪流来。

文笔手巾南向,白盐赤甲东回。

形式: 六言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