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其四)

不见都门亭畔柳,春来绿尽长条。

柳边行色马萧萧。一枝折赠,相见又何朝。

酒尽曲终人去也,风前亦自无聊。

祗应于我恨偏饶。东君特地,付与沈郎腰。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鉴赏

这首词是北宋诗人许庭的作品,名为《临江仙·其四》。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抒发离别之情的词。

“不见都门亭畔柳,春来绿尽长条。”开篇即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都门亭旁的柳树在春风中蓬勃发展,绿意盎然,但诗人却说“不见”,透露出一种怀念和渴望。

“柳边行色马萧萧。”这里的“行色”指的是行走的人群或马匹,“萧萧”形容声音轻细,如同微风拂过耳畔,给人以凄清孤寂之感。诗人可能是在描述一种离别后的空旷与寂寞。

“一枝折赠,相见又何朝。”在古代文学中,折柳送别是常见的情节,这里诗人折一枝柳作为礼物赠送给行者,表达了对重逢的渴望和不舍。但“相见又何朝”却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悲观,对于未来重聚的渺茫。

“酒尽曲终人去也,风前亦自无聊。”这是诗人在描述一次宴席结束后的场景,“酒尽曲终”意味着欢乐时光已逝,人们纷纷离去。这里的“风前”可能指的是室外的环境,而“亦自无聊”则是诗人对当前境遇的感慨,无所事事,只能感受时间流转带来的寂寞。

“祗应于我恨偏饶。”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眷恋与留恋,似乎在责怪命运不公,为何要让这些美好的记忆和情感只停留在过往。

最后两句“东君特地,付与沈郎腰”则是对送别之物的具体描述,“东君”可能指的是某位尊贵的人物或诗人自称,而“沈郎”则可能是一位朋友的名字。这里的“特地”强调了这份赠予不寻常,而“付与”则表达了一种信托和期待。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离别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眷恋。

收录诗词(5)

许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其三)

不见陶家门外柳,柴扉一径遥通。

闭门终日掩清风。感君高节,绿荫向人浓。

篱落萧疏鸡犬静,日长飞絮濛濛。

先生一醉万缘空。经时高卧,不到翠阴中。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嘲林和靖

寺里掇斋饥老鼠,林间咳嗽病猕猴。

豪民遗物鹅伸颈,好客临门鳖缩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诗一首

金釭焰短风幕斜,栖乌啼月声鸦鸦。

玉人宝瑟掩不弄,背窗红泪飘兰花。

锦机挑字相思意,欲托南风到辽水。

黄龙梦断春意劳,渺邈音容隔千里。

形式: 古风

赠潘阆

潘逍遥,平生才气如天高。

倚天大笑无所惧,天公嗔汝口呶呶。

罚教临老头补衲,归中条。

我愿中条山,山神镇长在。

驱雷叱电,依前赶出这老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