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雪

夜集群山雪,寒欺一把茅。

红炉无宿火,黄绢有新抄。

坐久灯排粟,杯行橘解包。

颓然投败絮,老懒信儿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肴]韵

翻译

夜晚时分,群山覆盖着白雪,严寒侵袭着那一把茅草。
红色的小火炉中没有余烬,黄色的丝绸纸上写满了新内容。
坐的时间久了,灯光显得昏暗,如同谷物中的小米;饮酒时剥开橘子皮。
疲惫不堪地裹着破败的棉絮,我懒得理会别人的嘲笑。

注释

群山:众多的山峰。
雪:积雪。
寒:寒冷。
一把茅:一把茅草。
红炉:红色的小火炉。
宿火:余火。
黄绢:黄色的丝绸纸。
新抄:新写的文字。
灯排粟:灯光昏暗如谷物中的小米。
橘解包:剥橘子皮。
颓然:疲惫的样子。
败絮:破败的棉絮。
信儿嘲:他人的嘲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日夜晚的场景,山上积雪连连,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屋中,点燃了一把茅草取暖。红色的炉子里没有火光,只有黄色丝绢上的新抄写字。长时间地坐在那里,看着灯光下的尘埃纷飞,偶尔举杯饮酒,品尝橘子解渴。诗人心情颓废,将旧衣服随手扔去,对儿童的嘲笑也显得有些无奈和懒散。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孤独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一种淡泊而不失韵味的生活态度,以及面对寒冷与孤寂时的超然物外之感。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无奈,但依旧保持着一份从容与豁达。

朱翌作为宋代的词人,其诗作在表达个人情怀方面颇为细腻,尤其擅长捕捉生活中的点滴之美,以及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这首《夜雪》正是他这种才情的体现。

收录诗词(359)

朱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欲)。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欲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 号:潜山居士
  • 籍贯:省事老
  • 生卒年:1097—1167

相关古诗词

径山白虎寺诗

绕郭寻好山,直北得睹径。

一重复一掩,间度略彴峻。

溪声出左方,环玦步相应。

万木俨扶持,四山拥清润。

高疑星可摘,况乃斗之分。

诸公恨到晚,六月宜问信。

颇闻开山老,说法起众病。

坐受于菟降,了不怀寸刃。

山僧诧神通,辩口纷若磬。

我岂必胜哉,渠自有佛性。

形式: 古风

罗巨济辟学之西序为轩以奉板舆之乐余名之曰难老轩

龟息六用藏,禽戏两翼张。

俯仰何自苦,要与宇宙长。

深山具灶火,煮沙烹硫黄。

此又出下策,中乾外徒强。

我有不朽计,事具泮水章。

佳哉罗江东,意师张曲江。

重席坐日永,脱屦来雁行。

举盏醉六经,抵掌谈三王。

青云去一蹴,寿域开八荒。

始知吾道中,大有却老方。

以此施其母,何疑寿而康。

煌煌忘忧花,秀色迎朝阳。

愿子多酿酒,容我时登堂。

形式: 古风

罗教授不赴真叟观李花之约已而有诗次其韵

广文著书不窥园,刻杯以玉露以繁。

澹乎不蹑俗士驾,雅意要令吾道尊。

那知韩赋李有花,常以博士居四门。

老夫却欲来不速,但恨人静钟鸣昏。

明朝未必遽零落,往看花上春风喧。

更语宗文与宗武,诗成入耳宜不烦。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南华书事诗(其二)

万木杉从一寸栽,参天次第可推排。

他年空翠桥边路,来选承天八柱材。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