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巨济辟学之西序为轩以奉板舆之乐余名之曰难老轩

龟息六用藏,禽戏两翼张。

俯仰何自苦,要与宇宙长。

深山具灶火,煮沙烹硫黄。

此又出下策,中乾外徒强。

我有不朽计,事具泮水章。

佳哉罗江东,意师张曲江。

重席坐日永,脱屦来雁行。

举盏醉六经,抵掌谈三王。

青云去一蹴,寿域开八荒。

始知吾道中,大有却老方。

以此施其母,何疑寿而康。

煌煌忘忧花,秀色迎朝阳。

愿子多酿酒,容我时登堂。

形式: 古风

翻译

龟息六用藏,禽戏两翼张。
俯仰何自苦,要与宇宙长。
深山具灶火,煮沙烹硫黄。
此又出下策,中乾外徒强。
我有不朽计,事具泮水章。
佳哉罗江东,意师张曲江。
重席坐日永,脱屦来雁行。
举盏醉六经,抵掌谈三王。
青云去一蹴,寿域开八荒。
始知吾道中,大有却老方。
以此施其母,何疑寿而康。
煌煌忘忧花,秀色迎朝阳。
愿子多酿酒,容我时登堂。

注释

龟息:比喻深沉的呼吸或静止不动。
六用:指六种方法或策略。
禽戏:鸟儿般的嬉戏动作。
俯仰:形容人的动作,低头抬头。
宇宙长:与天地同寿。
具:准备。
泮水章:可能指古代文献中的篇章,泮水象征知识。
罗江东:罗江东地名,可能指某位人物的故乡。
张曲江:另一位人物的名字,可能以江为姓。
脱屦:脱鞋,表示随意或亲近。
六经:儒家经典著作。
三王:古代三位贤明君主,如夏禹、商汤、周文王。
八荒:极远的地方。
却老方:延年益寿的方法。
母:母亲或亲人。
煌煌:光明灿烂。
忘忧花:象征忘忧的花卉。
登堂:拜访或进入内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志存高远、怀抱大志之士的人生态度和精神世界。开篇“龟息六用藏,禽戏两翼张”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长寿和自由的向往,同时也隐含着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与超脱。

接着,“俯仰何自苦,要与宇宙长”则直接表达了作者想要摆脱世间束缚,与宇宙同寿的雄心。紧接着,“深山具灶火,煮沙烹硫黄”描绘了一种炼丹求仙的景象,这里的“炼丹”可以理解为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

“此又出下策,中乾外徒强”则是说作者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寻找一种平衡,但这种努力往往显得苍白无力。然而,“我有不朽计,事具泮水章”表明了作者对永恒和不朽的追求,以及他对于知识和学问的执着。

下片转入具体的生活场景,“佳哉罗江东,意师张曲江”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接着“重席坐日永,脱屦来雁行”则是说作者与友人在一起享受着长时间的座谈和轻松愉快的时光。

“举盏醉六经,抵掌谈三王”表明了作者对古代典籍的研究,以及他对于历史智慧的领悟。紧接着,“青云去一蹴,寿域开八荒”则是说作者通过这种学习和思考,得以超越常人,达到一种精神上的飞跃。

“始知吾道中,大有却老方”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所追求的道路有了更深的理解,并且发现了一种对抗衰老的方法。最后,“以此施其母,何疑寿而康”则是说作者希望能够将这种智慧和生活态度传递给母亲,从而让她也能够享受到长寿与健康。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生活的描绘,以及对知识、永恒和超脱的追求,展现了一个学者型人物对于人生和学问的深刻理解和高远追求。

收录诗词(359)

朱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欲)。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欲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 号:潜山居士
  • 籍贯:省事老
  • 生卒年:1097—1167

相关古诗词

罗教授不赴真叟观李花之约已而有诗次其韵

广文著书不窥园,刻杯以玉露以繁。

澹乎不蹑俗士驾,雅意要令吾道尊。

那知韩赋李有花,常以博士居四门。

老夫却欲来不速,但恨人静钟鸣昏。

明朝未必遽零落,往看花上春风喧。

更语宗文与宗武,诗成入耳宜不烦。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南华书事诗(其二)

万木杉从一寸栽,参天次第可推排。

他年空翠桥边路,来选承天八柱材。

形式: 七言绝句

南华五十韵

乡里黄梅接,家居祖刹邻。

常闻肉身佛,甘作硙坊人。

坚有悬腰石,空无拂镜尘。

已舂诸米熟,自识本心真。

拄杖敲顽质,袈裟绕净身。

衣传千古信,法待五年伸。

拨棹烦师送,投林避众嗔。

风幡俱不动,金瓦定非伦。

汝听宜皆谛,吾言决可遵。

由兹开顿教,为世作良因。

叶坠虽归本,烟斜不向新。

铃声鸣白塔,雾气走黄巾。

塑手藏衣袭,闺姝败钵唇。

全提诸佛印,开尽一花春。

代代灯灯续,尘尘刹刹均。

性天南北合,道德帝王亲。

歌鼓昭陵日,梯航外国珍。

庄严及山谷,赐予出金银。

龙翥开飞帛,春温布演纶。

镇安清净境,奔走护持神。

楼阁三千界,香灯十二辰。

苏铭模妙墨,柳记刻丰珉。

自昔炎荒地,常容放逐臣。

流人悲去越,从者病居陈。

庚子何忧鵩,春秋谩感麟。

足生行路茧,眉结念亲颦。

卜吐千瓶水,官分十束薪。

九韶先幸舜,五岭后通秦。

气候今无瘴,人情古亦惇。

何尝疏北客,剩喜预嘉宾。

鼓角催归梦,江湖动钓缗。

时花开有信,山果种生仁。

武水长怀古,曹溪每问津。

端居七里郭,相望一由旬。

抱被来投宿,闻钟起及晨。

自怜终北向,天遣试南询。

竟日云垂地,通宵雨溅茵。

桥横一滴上,雀见五方驯。

飞锡泉香发,连山宝气振。

杖寻桃竹把,佩采楚兰纫。

大礼行郊次,洪恩浃海滨。

稍宽三面网,归作再生民。

甫里将收栗,松江细煮莼。

橘怀工戏綵,萱背更栽椿。

风急团云絮,霜清洗月轮。

治行今数日,问信不嫌频。

三宿真成恋,诸寮且遍巡。

斗茶誇顾渚,羹芋说西岷。

寺有坛经旧,谁知祖意谆。

持归化岭北,大地免沉沦。

形式: 排律

南园用端中韵

有韩太尉淮阴家,十年种木今开花。

松阴渐可张翠葆,桃蹊久已蒸红霞。

早来雨过著芒屩,曲沼镜平清见沙。

道人从我似支遁,公子立名非务华。

剧谈坐致千岁日,默诵初无一字差。

主人负重守且将,一手撚箭腰黄蛇。

因来小集休沐地,何时共听归来笳。

饥肠欲饵桄榔粉,香身要采毗陵茄。

凉风翛翛引佳月,归兴忽起从栖鸦。

谁怜老我夜不寐,儿曹见祝无多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