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局的感慨。首句“厌居华屋爱渔矶”表达了诗人对繁华都市生活的厌倦,转而向往宁静的渔村生活,在渔矶上自给自足,种植蕨薇。次句“十日乱明春梦短”暗示了春天短暂,时光易逝,而“八方供赋暖人稀”则反映了社会动荡,民生凋敝,温暖人心的事物越来越少。
第三句“传家准备修茶史”表明诗人可能对传统文化有深厚感情,希望通过整理茶文化历史来寄托情感。最后一句“荒水野鸥云外鹤,近来均向北山飞”,以自然景象作结,鸥鹤选择远离尘世纷扰,飞向北山,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归隐愿望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通过个人的生活选择和自然景象,寓含了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朱青长作为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其作品往往带有时代的烙印,此诗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