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往临漳(其一)

通身红烂不堪归,只为无人识得伊。

觅得休粮圣方子,刺桐花下笛横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以红艳的刺桐花为意象,寓含深意。首句“通身红烂不堪归”描绘了刺桐花的鲜艳与灿烂,却因无人欣赏而显得不完整或遗憾,隐喻着才华或美好事物在未被理解或重视时的失落感。次句“只为无人识得伊”,直接点明了原因,即因为没有识得其价值的人,导致了这种遗憾。后两句“觅得休粮圣方子,刺桐花下笛横吹”,转而表达了一种超脱与洒脱的态度,仿佛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即便是在无人欣赏的环境中,也能自得其乐,通过“休粮”(一种清心寡欲的生活方式)和“笛横吹”(悠扬的笛声)来寄托情感与追求精神的自由。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刺桐花这一形象,探讨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认知之间的关系,以及在面对不被理解时如何保持自我价值的坚持与内心的宁静。

收录诗词(537)

释慧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人往临漳(其二)

休处言休便好休,家山春色满扬州。

何须更说通身句,历历东风百草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与修漏头陀(其一)

上头一窍最淆讹,多少郇公不奈何。

每见诸方多指注,谁知笑杀此头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与修漏头陀(其二)

是处丛林走一遭,敲砖打瓦不辞劳。

忽然踏著通天窍,始觉从前立处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送十二岁童儿

男儿十二有如此,不减当年人姓甘。

避寇春风更春雨,举家江北又江南。

藜羹脱粟依僧饭,断简残编近佛龛。

我亦从来识英物,夜深应与阿戎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