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儿子至东村遇父老共语因作小诗

桑竹穿村巷,衡茅隔土垣。

海氛成物象,秋气肃川原。

豆芋行将熟,鸡豚亦已繁。

丰凶岁所有,农事更深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桑树和竹子穿过村庄小巷,简陋的房屋隔着土墙。
海洋的雾气形成各种景象,秋天的气息使大地和河流显得庄重严肃。
豆类和芋头即将成熟,家禽和猪只数量也增多了。
丰收或歉收都是年景的一部分,深入讨论农事更为重要。

注释

桑竹:指桑树和竹子,常见的农作物。
衡茅:简陋的房屋,茅草屋顶。
土垣:土墙,简易的围墙。
海氛:海上的雾气。
物象:景象,形象。
秋气:秋天的气息。
肃川原:使大地和河流显得庄重严肃。
豆芋:豆类和芋头,秋季成熟的作物。
鸡豚:家禽和猪只。
丰凶:丰收和歉收。
农事:农业事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田园生活的景象。"桑竹穿村巷"展现了村庄中桑树和竹子环绕的小路,富有农村特色;"衡茅隔土垣"则写出了简朴的房屋和田间土墙,显示出村民的朴实生活。"海氛成物象"可能是指远处海面的雾气与田野景色交织,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秋气肃川原"传达出秋天的凉爽和庄稼成熟的季节气息,"豆芋行将熟,鸡豚亦已繁"具体描绘了秋季丰收的场景,豆类和芋头即将成熟,家禽家畜也繁多,象征着生活的富饶。最后两句"丰凶岁所有,农事更深论"表达了诗人对农事的深入理解,认识到丰收与灾害都是农业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反映出他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深深理解和同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的真实画面,既展示了自然景色,又蕴含了对农耕文化的感慨,体现了陆游关注民生、体察百姓疾苦的诗人文人情怀。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与儿孙小饮

岁暮寒多雨,村深早闭门。

荒园摘葵芥,近市买鸡豚。

短褐联三世,幽窗共一樽。

吾曹常得此,馀事不须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与儿孙同舟泛湖至西山旁憩酒家遂游任氏茅庵而归

过埭维舟古柳根,却扶拄杖入烟村。

印泥接迹牛羊过,投宿争林鸟雀喧。

酒保殷勤邀瀹茗,道翁伛偻出迎门。

郊居不与人间事,惟有耕桑得细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与儿辈小集

老子秋来乐事稠,吴粳新捣酒新篘。

矮黄不待园官送,小白每烦溪女留。

顿饱可怜频梦与,半酣自喜有儿酬。

不如意事何穷已,且放团栾一笑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与儿辈泛舟游西湖一日间晴阴屡易

逢著园林即款扉,酌泉煮笋欲忘归。

杨花正与人争路,鸠语还催雨点衣。

古寺题名那复在,后生识面自应稀。

伤心六十馀年事,双塔依然在翠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