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归(其一)

世事端如一局棋,光阴还若掷梭飞。

亡弓休问人得失,佩剑那知孰是非。

每对西山看不厌,何当南浦送将归。

不如从此扁舟去,江上秋高蟹正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世间的事就像一盘棋,光阴流逝就像梭子飞快。
失去了弓箭不必再问谁输谁赢,佩戴的剑又怎能分辨对错。
每次遥望西山总看不厌倦,何时能到南浦为你送别。
不如就此乘船离去,江上的秋天高爽,螃蟹正肥美。

注释

世事:世间的事情。
端:正像。
如:像。
一局棋:一场棋局。
光阴:时间。
还:仍然。
若:好像。
掷梭飞:梭子快速穿梭。
亡弓:失去的弓。
休:不要。
问:询问。
人得失:别人的得失。
佩剑:佩戴的剑。
孰是非:谁对谁错。
每对:每次面对。
西山:西方的山。
看不厌:总是看不够。
何当:何时能够。
南浦:南方的水边。
扁舟:小船。
去:离开。
江上:江面上。
秋高:秋天天气晴朗。
蟹正肥:螃蟹正肥美。

鉴赏

这首诗以围棋为喻,生动描绘了世事的变幻莫测和时间的飞逝。"世事端如一局棋",暗示人生的起伏如同棋盘上的布局,难以预料;"光阴还若掷梭飞",形象地写出时光流逝之快,就像梭子在织布机上疾驰。诗人感慨"亡弓休问人得失,佩剑那知孰是非",表达出对世间纷争的超脱态度,不再执着于成败与对错。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每对西山看不厌",西山成为他思乡之情的寄托;"何当南浦送将归",想象着自己能回到故乡的南浦。最后,诗人决定"不如从此扁舟去",选择乘船归隐,享受江上宁静的秋天,"江上秋高蟹正肥"则描绘出一幅丰收和闲适的画面,寓意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宋代理性与感性的交融,以及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故乡的眷恋。

收录诗词(255)

蔡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官吏。蔡襄五世孙,蔡伸嫡孙。始居武进,初以荫补溧阳尉,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累官宝谟阁直学士。七年,召试馆职授秘书省正字。八年,知江阴军。历广东、京西转运刮宫,广东、湖南提刑。淳熙十年(1183)由湖广总领徙建康府总领,寻徙淮西总领。光宗绍熙元年(1190)为浙东提刑,召除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五年,兼知临安府,再任湖广总领。宁宗庆元二年(1196)知隆兴府。嘉泰元年(1201)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勤政爱民,赢得清声。生性洒脱,不肯与权奸为伍。韩侂胄掌权后,便告老还乡。才华出众,著作甚丰

  • 字:定夫
  • 籍贯:福建仙游
  • 生卒年:1141—1182

相关古诗词

故庐陵府君葛公挽诗(其一)

家风惟孝友,世系本神仙。

丹药能延寿,衣冠不乏贤。

享龄馀七十,积行满三千。

存殁无遗恨,青毡有子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故庐陵府君葛公挽诗(其二)

耆旧如公少,明时岂弃材。

一麾聊出守,三径即归来。

白璧人何在,黄粱梦已回。

秋风正摇落,楚挽不胜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独立

独立寒江上,萧然一秃翁。

梦魂惊雪浪,病骨怯霜风。

远树斜阳外,荒村暮霭中。

閒身无一事,樽酒与谁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秋日书怀(其二)

刻意搜诗句,清心玩易爻。

几尘留鼠迹,窗影印梅梢。

泉石频招隐,壶觞已绝交。

横挑一楖栗,在处寄僧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