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书怀(其二)

刻意搜诗句,清心玩易爻。

几尘留鼠迹,窗影印梅梢。

泉石频招隐,壶觞已绝交。

横挑一楖栗,在处寄僧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肴]韵

翻译

刻意寻找诗句,心境清净研究易经的卦象。
几只老鼠留下尘土的痕迹,窗户上映着梅花的影子。
泉水和石头常常吸引隐士,饮酒聚会已经不再有。
随手拿起一颗橡栗,无论何处都放入僧人的包裹中。

注释

刻意:特意。
搜:寻找。
易爻:易经的卦象。
尘:尘土。
鼠迹:老鼠的痕迹。
窗影:窗户的影子。
梅梢:梅花的枝头。
泉石:泉水和石头。
频:常常。
招隐:吸引隐士。
壶觞:饮酒聚会。
绝交:不再交往。
横挑:随手拿起。
一楖栗:一颗橡栗。
在处:无论何处。
僧包:僧人的包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蔡戡的《秋日书怀(其二)》,表达了作者在秋季时的闲适心境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刻意搜诗句”展现出诗人专注于创作的态度,而“清心玩易爻”则透露出他对道家哲学的兴趣,以易经的象数来修身养性。

接下来的“几尘留鼠迹,窗影印梅梢”描绘了环境的宁静与自然,尘埃少至只有鼠迹可见,窗外梅花的影子映照在窗棂上,显得格外清雅。诗人寓居之处的简朴与静谧,流露出他对淡泊生活的喜爱。

“泉石频招隐,壶觞已绝交”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泉水岩石仿佛在召唤他归隐,而饮酒交友之事已经远离,显示出他对世俗纷扰的疏离。

最后,“横挑一楖栗,在处寄僧包”写诗人随身携带的物品简单,仅有一颗橡栗,无论走到何处,都将其寄存在僧人的包裹中,暗示着他的行踪不定,心境超然。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追求,以及对隐逸生活的理想化描绘。

收录诗词(255)

蔡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官吏。蔡襄五世孙,蔡伸嫡孙。始居武进,初以荫补溧阳尉,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累官宝谟阁直学士。七年,召试馆职授秘书省正字。八年,知江阴军。历广东、京西转运刮宫,广东、湖南提刑。淳熙十年(1183)由湖广总领徙建康府总领,寻徙淮西总领。光宗绍熙元年(1190)为浙东提刑,召除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五年,兼知临安府,再任湖广总领。宁宗庆元二年(1196)知隆兴府。嘉泰元年(1201)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勤政爱民,赢得清声。生性洒脱,不肯与权奸为伍。韩侂胄掌权后,便告老还乡。才华出众,著作甚丰

  • 字:定夫
  • 籍贯:福建仙游
  • 生卒年:1141—1182

相关古诗词

秋日书怀(其一)

游宦轻千里,閒愁度一秋。

衰颜慵揽镜,病足怯登楼。

事业因循废,功名取次休。

人生聊复尔,一饱更何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胡长文给事挽诗(其一)

中庸天下有胡公,儒者端宜给事中。

华国高文推大手,回天谠论罄孤忠。

晨班玉笋人何在,夜赐金莲事已空。

惆怅故园招隐地,唯馀猿鹤怨西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胡长文给事挽诗(其二)

大才深结九重知,亲洒宸章出禁闱。

壶遂暮年非不遇,谢公雅志或相违。

虎龙倍觉钟山重,龟鹤还从蜀道归。

故吏门生半天下,空垂老泪一沾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胡端约挽诗(其二)

长卿多酒病,子美太诗癯。

谈笑随时乐,风标绝代无。

遗编应百卷,怪石漫千株。

赖此青毡物,传家有凤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