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张紫微真仙

真仙元是昔于湖,今在高楼何处居。

非玉不容陪伟论,拨灰犹为作行书。

云霞缥缈来旌节,琼玖玲珑闻佩琚。

幽显殊途人世隔,冷风吹雨送回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真正的仙人原本在湖边居住,如今又身在何处高楼?
不是美玉,怎配得上高雅的谈论,即使是灰烬,也能书写出行云流水的文字。
云雾缭绕中,仿佛有旌旗节仗前来,清脆的佩玉声中听到了琼瑶般的玲珑之音。
幽深与显赫的道路在人间相隔,冷风夹着雨水,似乎在送别归来的车驾。

注释

真仙:指传说中的仙人。
昔:从前。
高楼:高大的建筑,可能象征地位或隐喻。
伟论:高深的议论,指高尚的思想或学术讨论。
拨灰:即使是在灰烬中。
行书:书法的一种,流畅而随意。
旌节:古代官吏出行时的仪仗。
琼玖:美玉,比喻珍贵的事物。
佩琚:佩戴的装饰品,如玉佩。
幽显:幽暗和显赫。
人世隔:人间的距离,暗示难以触及。
冷风:象征离别的凄凉氛围。
回车:返回的车驾,可能指离去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过的作品,名为《上张紫微真仙》。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写给道士的诗,表达了诗人对道士超脱尘世、修炼成仙理念的赞美之情。

"真仙元是昔于湖,今在高楼何处居。"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位曾经在湖畔行走的真仙,如今却隐匿在高楼之中,不为世人所知。这既表现了真仙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也暗示着诗人的向往。

"非玉不容陪伟论,拨灰犹为作行书。" 这两句表明了真仙对待世间万物的态度,只有纯洁如玉之物才能与其相伴;即便是尘埃,也能转化为灵性的文字,体现出道家追求清净无为的哲学思想。

"云霞缥缈来旌节,琼玖玲珑闻佩琚。"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云霞飘逸,祥瑞之气如旌节一般降临;而琼玉般的清脆声音,如同佩带上的玉石相互撞击发出的美妙声音,显示了真仙所处环境的神奇与美好。

"幽显殊途人世隔,冷风吹雨送回车。" 最后两句诗则描写了真仙与尘世的距离,以及他归去时的情景。真仙走的是另一条不同于凡人的道路,与世俗完全隔绝;而在他返回仙界之际,冷风和细雨共同构成了送行的场景。

整首诗通过对真仙生活状态、哲学思想和仙境美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道家修炼成仙理念的赞赏与向往,同时也展示了宋代文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449)

刘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字:改之
  • 号:龙洲道人
  •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 生卒年:1154~1206

相关古诗词

上周少保(其二)

早被儒冠误,依稀老更侵。

科名数行泪,岐路一生心。

自惜亡猿木,谁怜跃冶金。

使无钟鼎志,何地可山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上周少保(其一)

游戏公孤了,归来不爱名。

昌黎前进士,司马老先生。

有节花宜晚,无波水自平。

翳云遮不得,南极益精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上范秘监(其二)

畴昔经行路,黄山更一过。

天涯知己少,岁晚客愁多。

路断车生角,冰坚水不波。

使君森画戟,闻此盍如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上范秘监(其一)

郡大当涂古,分符得少蓬。

威如乌府在,令与绣衣同。

铃阁紬书外,花村卖剑中。

少需抚摩意,来作玉堂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