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启三归南坂兼应潮州何太守聘(其一)

异地相逢结友生,十年前已识韩荆。

追思倚玉三千日,忽买归船十一更。

鹿耳有门犹镇海,鲲身无线不缠城。

山川也解伤离别,忍唱阳关第四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章甫所作的《送郑启三归南坂兼应潮州何太守聘》(其一)中的片段。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郑启三在异地重逢的情景,以及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之情。

首句“异地相逢结友生”,点明了诗人与郑启三在异乡相遇,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接着,“十年前已识韩荆”一句,通过巧妙的借代手法,将郑启三的名字巧妙地融入诗句中,暗示两人相识已久,友情深厚。

“追思倚玉三千日,忽买归船十一更。”这两句运用了夸张和时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与郑启三相处时光的怀念。倚玉三千日,意指与友人共度的时光如同珍贵的玉石般宝贵;而“忽买归船十一更”,则突出了友人即将离去的突然性和紧迫感。

“鹿耳有门犹镇海,鲲身无线不缠城。”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鹿耳有门象征着友人虽即将离去,但心中的牵挂和情谊如同海之深广,难以轻易割舍;鲲身无线则寓意着友人的离去如同大鹏展翅,自由翱翔,不受任何束缚。

最后,“山川也解伤离别,忍唱阳关第四声。”诗人以自然界的山川来表达对友人离去的哀伤之情,山川似乎也懂得人间的离别之苦,不忍心让友人唱起那令人伤感的《阳关曲》的第四句,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悲凉氛围。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巧妙运用,以及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切不舍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439)

章甫(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郑启三归南坂兼应潮州何太守聘(其二)

水天一色送飞鸿,报道西旋趁好风。

是日裁诗惭刻翠,异时剪烛怅摇红。

挥毫帖比双钩贵,增价声真十倍崇。

此去岭南新物色,心知记否话瀛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次韵中秋郡署红梅早开(其一)

不是寻春踏雪时,暗香偏著冷香吹。

桥头恨看三冬晚,岭上输开十月迟。

疏影微酣高士梦,新妆半醉美人姿。

这间生意何先茁,试问姮娥可得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中秋郡署红梅早开(其二)

一抹胭脂作意开,认桃辨杏任疑猜。

漫随竹外斜枝未,肯似林中半树才。

索笑有情应赠句,怜香无语且倾杯。

平分秋色官梅早,特为调羹鼎鼐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寿郡守苏斋(其一)

十年化被八闽东,扇海曾薰鼓俗风。

选璞琢开千嶂白,网珊罗起一江红。

即戎齐效三军力,奏凯频加百战功。

造福苍生咸托命,天教矍铄老来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