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其四)

何物能令公怒喜?山要人来,人要山无意。恰似哀筝弦下齿,千情万意无时已。

自要溪堂韩作记,今代机云,好语花难比。老眼狂花空处起,银钩未见心先醉。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翻译

有什么能使您又是开心又是生气呢?山要人来,人却没有那个意思。就好像那哀婉的古筝琴头架弦的齿状横木,千情万意已经没有了时间。
自从您给我写了《稼轩记》,如今我代替二陆完成这个,好的话语是鲜花难以比拟的。人老眼花,看见了花朵从空白处出现,字迹还没见到,人却已经心醉。

注释

哀筝:哀婉的筝声。
弦下齿:琴头架弦的齿状横木。
机云:以二陆比二韩。
银钩:一种草书体,这里指字迹。

鉴赏

这首词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辛弃疾对于自然与情感的独特感受。"何物能令公怒喜"开篇,引人思考何种事物能触动他的情绪起伏。接下来的"山要人来,人要山无意"形象地表达了人与山水之间的互动,山虽静默,却吸引着人的探索,而人对山的情感则显得主观且无法强求。

"恰似哀筝弦下齿"运用比喻,将山与人的关系比作哀婉的筝声中,琴弦下的牙齿,尽管千情万意难以言尽,却始终在旋律中流转。"自要溪堂韩作记"则暗示了他对山水的记忆和对友人韩愈的怀念,溪堂相聚的美好时光成为他心中的珍藏。

"今代机云,好语花难比"进一步赞美了友人的才情,将机云(机智如云的才子)与花相比,强调了友情的珍贵和文字的魅力。最后,"老眼狂花空处起,银钩未见心先醉"以个人的感慨收尾,描绘了即使年老,看到美好的景色或佳句仍能激起内心的热情,仿佛眼前之景如狂花般绚烂,还未见到字迹已先被其醉人心脾。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山水、友情和艺术的交融,展现了辛弃疾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蝶恋花(其四)席上赠杨济翁侍儿

小小华年才月半。罗幕春风,幸自无人见。

刚道羞郎低粉面。傍人瞥见回娇盼。

昨夜西池陪女伴。柳困花慵,见说归来晚。

劝客持觞浑未惯。未歌先觉花枝颤。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其二)客有燕语莺啼人乍远之句,用为首句

燕语莺啼人乍远。却恨西园,依旧莺和燕。

笑语十分愁一半。翠围特地春光暖。

只道书来无过雁。不道柔肠,近日无肠断。

柄玉莫摇湘泪点。怕君唤作秋风扇。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其二)和杨济翁韵

点检笙歌多酿酒。蝴蝶西园,暖日明花柳。

醉倒东风眠永昼。觉来小院重携手。

可惜春残风雨又。收拾情怀,长把诗僝僽。

杨柳见人离别后。腰肢近日和他瘦。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其一)继杨济翁韵饯范南伯知县归京口

泪眼送君倾似雨。不折垂杨,只倩愁随去。

有底风光留不住。烟波万顷春江橹。

老马临流痴不渡。应惜障泥,忘了寻春路。

身在稼轩安稳处。书来不用多行数。

形式: 词牌: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