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其二)客有燕语莺啼人乍远之句,用为首句

燕语莺啼人乍远。却恨西园,依旧莺和燕。

笑语十分愁一半。翠围特地春光暖。

只道书来无过雁。不道柔肠,近日无肠断。

柄玉莫摇湘泪点。怕君唤作秋风扇。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翻译

燕子呢喃,人声渐远。只恨西园中,依然有莺燕相伴。
欢笑声中隐藏着一半忧愁。绿色环绕的园子里,春天的阳光特别温暖。
原以为书信不会有鸿雁传来的消息。谁知近来内心愁苦,如断肠般痛苦。
握着玉扇的手别再轻摇,怕它沾上湘妃的泪痕。只怕你的呼唤,会让我如秋扇般被抛弃。

注释

燕语莺啼:形容鸟儿鸣叫的声音。
乍远:突然远离。
西园:指园林或私人花园。
特地:特意,格外。

鉴赏

这首词以“燕语莺啼人乍远”开篇,描绘出一幅春日清晨的画面,燕子呢喃,黄莺轻啼,然而人却突然远离,营造出一种空寂与离别的氛围。接着,“却恨西园,依旧莺和燕”,词人借景生情,感叹西园中的生机盎然并未因人的离去而改变,反衬出自己的孤独。

“笑语十分愁一半”一句,写出了词人内心的情感矛盾,表面上欢笑交谈,实则愁绪满怀。“翠围特地春光暖”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温暖,但这种暖意并不能驱散词人心中的冷落。

下片转而抒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只道书来无过雁”,词人期待着书信的到来,却只能寄托于南飞的大雁,暗示音讯难通。“不道柔肠,近日无肠断”,直接表达了深深的愁苦,愁到连心肠都似乎要断裂。

结尾两句“柄玉莫摇湘泪点,怕君唤作秋风扇”,词人恳求对方不要轻易触动自己敏感的心弦,以免触发更多的哀伤,怕对方的呼唤会像秋风扫落叶般无情。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词人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离别后的相思之苦。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蝶恋花(其二)和杨济翁韵

点检笙歌多酿酒。蝴蝶西园,暖日明花柳。

醉倒东风眠永昼。觉来小院重携手。

可惜春残风雨又。收拾情怀,长把诗僝僽。

杨柳见人离别后。腰肢近日和他瘦。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其一)继杨济翁韵饯范南伯知县归京口

泪眼送君倾似雨。不折垂杨,只倩愁随去。

有底风光留不住。烟波万顷春江橹。

老马临流痴不渡。应惜障泥,忘了寻春路。

身在稼轩安稳处。书来不用多行数。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其四)送郑元英

莫向城头听漏点。说与行人,默默情千万。

总是离愁无近远。人间儿女空恩怨。

锦绣心胸冰雪面。旧日诗名,曾道空梁燕。

倾盖未偿平日愿。一杯早唱阳关劝。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其三)和江陵赵宰

老去怕寻年少伴。画栋珠帘,风月无人管。

公子看花朱碧乱。新词搅断相思怨。

凉夜愁肠千百转。一雁西风,锦字何时遣。

毕竟啼乌才思短。唤回晓梦天涯远。

形式: 词牌: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