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六十九首(其十二)

荡荡无迂曲,明明透古今。问无别语,答岂异音。

一人张帆,一人把柁。铁笛横吹,渔歌唱和。

啐啄同时,知音几个。

顺水逆流归去来,到岸方谙不恁么。

不恁么,为君宣,甜如砂蜜,苦似黄连。

若不同床卧,焉知被底穿。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道宁的作品,名为《偈六十九首》中的第十二首。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寓言式的表达,展现了禅宗的智慧与修行者的内心世界。

"荡荡无迂曲,明明透古今",描绘了一种开阔无碍、洞悉世事的境界,暗示了禅修者的心灵清澈,不受世俗曲折所困,直通天地大道。

"问无别语,答岂异音",表达了禅问答的直接与平等,没有多余的言辞,只有真谛的传达。

"一人张帆,一人把柁",象征着修行者与引导者的默契配合,共同前行。

"铁笛横吹,渔歌唱和",以自然景象比喻禅修者与世间众生的和谐共鸣。

"啐啄同时,知音几个",强调了真正理解和共鸣的人寥寥无几,体现了禅修的孤独与深度。

"顺水逆流归去来,到岸方谙不恁么",意味着只有经历过生活的起伏,才能深刻理解禅的真谛。

最后两句"不恁么,为君宣,甜如砂蜜,苦似黄连",以对比强烈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禅的滋味,既有甜蜜也有苦涩,唯有亲自体验才能体会。

"若不同床卧,焉知被底穿",进一步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不亲身体验无法真正理解佛法的深奥。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禅宗的视角,寓言般地揭示了修行的过程与感悟,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153)

释道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六十九首(其十一)

宗门奥旨,造者还稀。体用无私,随流得妙。

有时互为主,伴敲唱玄风。

有时对面藏,身难窥影迹。要津把断,凡圣迷源。

利物垂慈,等閒入草。

形式: 偈颂

偈六十九首(其十)

晷运推移,日南长至。

分明一道恩光,照彻十方三世。

全彰诸祖玄关,漏泄衲僧巴鼻。

灵云刚道无疑,弥勒徒誇授记。

争如李四张三,相贺街头巷尾。

不是海印发光,亦非楞严三昧。

林下高人,休要瞌睡。

令余暗里笑舒眉,直是清风动天地。

形式: 偈颂

偈六十九首(其九)

报慈一要,凡圣同妙。犬吠驴鸣,龙吟虎啸。

道吾乐神,师巫祭庙。雨过山青,云收日照。

拾得与寒山,不觉呵呵笑。

休休,他年自有知音,岂待今朝说破。

形式: 偈颂

偈六十九首(其七)

子只见风清月白,焉知洞里花香。

曾看江上弄潮人,未闻爱水嫌波浪。

形式: 偈颂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