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夏完淳所作的《对月忆南行者》。诗中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月下回忆南行者的场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首句“自拜南州使,清光几度看”,诗人以第一人称叙述,表明自己曾作为使者前往南方,多次在月光下凝视,暗示了与南行者之间的深厚情谊。接下来,“沧洲天际晚,芳草月中寒”两句,通过描绘夜晚海边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属国思归汉,嫖姚拟筑坛”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和平统一的渴望。这里“属国”和“嫖姚”分别指代古代的边疆守卫者和军事将领,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统一的期盼。
最后,“不知江上雁,何日到长安”一句,诗人将思绪转向远方,以江上的大雁为喻,寄托了对友人早日平安归来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长安(即当时的首都)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月色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国家统一的热切期盼,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