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过漆林渡寄万巨

西经大蓝山,南来漆林渡。

水色倒空青,林烟横积素。

漏流昔吞翕,沓浪竞奔注。

潭落天上星,龙开水中雾。

峣岩注公栅,突兀陈焦墓。

岭峭纷上干,川明屡回顾。

因思万夫子,解渴同琼树。

何日睹清光,相欢咏佳句。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翻译

向西穿越大蓝山,南行来到漆林渡口。
水面倒映天空,林间白雾缭绕。
过去的水流曾汹涌吞吐,波浪层层涌动向前。
深潭如同天上的星星,龙的形影在水中若隐若现。
高峻的岩石围着官道栏杆,焦墓突兀独立。
山岭陡峭直插云霄,河流明亮,我频频回首。
于是想起万夫子,他如琼树般解人渴意。
何时能再见那清澈的光芒,共赏美景,吟咏佳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风光图,充满了动感和深远的意境。开篇“西经大蓝山,南来漆林渡”两句,设定了诗人行走的方向和地点,通过对山川的描述,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

接下来的“水色倒空青,林烟横积素”描绘了一幅水天相接、林间弥漫着淡淡烟霭的画面。这里的“倒”字用得好,形象地表达了水面如镜般映射出天空的蓝色,而“积素”的烟霭则增添了一份柔和与神秘。

诗人在描绘山水之后,又转向对水流的描述,“漏流昔吞翕,沓浪竞奔注”两句展示了水流的活力与动态。其中“吞翕”的用法生动地表现出溪流间歇性的一跳一跃,而“竞奔注”则形象地描绘了一股比一股急切迅猛的水流。

紧接着,“潭落天上星,龙开水中雾”两句则是对深潭与瀑布的描写。这里的“天上星”与“水中雾”形成鲜明对比,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而“峣岩注公栅,突兀陈焦墓”的两句,则是对山石和古墓的描写。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不仅展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流露出了对历史和过去的一种沉思与敬意。

最后,“岭峭纷上干,川明屡回顾”以及“因思万夫子,解渴同琼树。何日睹清光,相欢咏佳句。”这几句,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美好时光的向往。在这里,“万夫子”指的是朋友,而“琼树”则象征着高洁与坚贞。“相欢咏佳句”的情景,充满了对文学创作与友谊的情感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际遇的深刻体会,展现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早春寄王汉阳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

形式: 古风

早秋单父南楼詶窦公衡

白露见日灭,红颜随霜凋。

别君若俯仰,春芳辞秋条。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散为飞雨川上来,遥帷却卷清浮埃。

知君独坐青轩下,此时结念同所怀。

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

曾无好事来相访,赖尔高文一起予。

形式: 古风

早秋赠裴十七仲堪

远海动风色,吹愁落天涯。

南星变大火,热气馀丹霞。

光景不可回,六龙转天车。

荆人泣美玉,鲁叟悲匏瓜。

功业若梦里,抚琴发长嗟。

裴生信英迈,屈起多才华。

历抵海岱豪,结交鲁朱家。

复携两少女,艳色惊荷葩。

双歌入青云,但惜白日斜。

穷溟出宝贝,大泽饶龙蛇。

明主傥见收,烟霞路非赊。

时命若不会,归应鍊丹砂。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有所思

我思仙人,乃在碧海之东隅。

海寒多天风,白波连山倒蓬壶。

长鲸喷涌不可涉,抚心茫茫泪如珠。

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