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祇许春水细有声,不容灯焰恼黄昏。
是为白石清泉伴,乞与蒲团便垛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画面。"祇许春水细有声",诗人强调只有春天的溪水潺潺作响,轻柔得几乎不为人察觉,展现了春天的宁静和细微之美。"不容灯焰恼黄昏"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宁和,暗示没有灯火的干扰,只有黄昏时分的恬淡氛围。
"是为白石清泉伴",诗人将菖蒲置于清澈的泉水和洁白的石头之间,赋予其自然高洁的形象,寓意菖蒲在这样的环境中得以清净生长。"乞与蒲团便垛根"则表达了诗人对菖蒲的喜爱和敬意,希望将其栽种在蒲团之下,仿佛是向菖蒲请求陪伴,也暗示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禅意盎然的菖蒲图,传达出诗人对自然和谐、心境清静的追求。
不详
山入春江雨不收,江寒得傍翠云裘。
谁家山影风帆转,误作梨花一段愁。
爱花无处奈花羞,著个东风好诨休。
不是笑花花自笑,一春几日得迟留。
卧听花敷宝篆灰,坐看野马与尘埃。
有时笑入棋声去,千骑雷奔挽不回。
伊雒閒人晚自贤,等将身世付蹄筌。
春风犹有耆英会,未必饥餐困即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