旴江道中

翠烟浓处著啼鹃,唤得韶光上柳绵。

父老已知农事急,一蓑烟雨辨秧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在翠绿的烟雾弥漫之处,杜鹃鸟哀啼,似乎唤醒了春天,让春光洒满柳絮纷飞的田野。
村里的长辈们深知农忙时节紧迫,即使身披蓑衣,在烟雨中也能分辨出那一片片待插的秧田。

注释

翠烟:青翠的烟雾。
啼鹃:杜鹃鸟。
韶光:美好的时光,春天。
柳绵:柳絮。
父老:村里的长辈。
农事急:农忙季节紧迫。
一蓑烟雨:身披蓑衣在烟雨中。
秧田:稻田,刚种下的秧苗。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旴江道中的春景,诗人易士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翠绿的烟雾中杜鹃鸟的啼叫,以及这声音如何唤醒了春天,使得柳絮纷飞。他进一步聚焦在农忙时节,农民们穿着蓑衣,在烟雨中艰难地分辨出秧田,显示出对农事的关心和对劳动人民生活的同情。整首诗富有生活气息,画面生动,体现了宋代农村生活的场景和诗人对民生的关注。

收录诗词(84)

易士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杜鹃(其二)

西望茫茫濯锦矶,山川祇似旧家时。

杜鹃苦劝人归去,望帝有宫胡不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杜鹃(其一)

一自连云栈道开,杜鹃啼血溅莓苔。

不如归去无人听,几个朝衣出蜀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杜鹃花

轻剪梢头薄薄罗,子规湔血恨难磨。

园林莫道香飞尽,嫩绿枝头不用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汴水

千里通渠竟达河,万民力役怨声多。

锦帆不送龙舟返,并覆亡隋入巨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